因此他到了台州后,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合兴泰总部去参观。合兴泰总部大楼一层的大厅就像是个大展览厅加卖场,里边有合兴泰所有的,包括最新的产品。光用看的当然不能满足宋应星越来越强烈的求知欲,他甚至直接向大厅里的伙计提出希望能去工坊参观。幸亏这些伙计和大厅的管事都是经过精心培训的,他才没有被人给扔出去,只是被人满脸微笑地给请了出去。
后来他打听到仙台书院里有开设什么物理分院之类的非经学书院,万般无奈之下,初十的时候他只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跑去书院里听课。仙台书院采用的是开放式教学,不限制听课,但是必须要在上课前进入教室。在这里他听的第一堂课就是徐光启的物理课。徐光启所讲述的东西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就像是一把刀,把他以前学到的东西的外壳都给打开了,让他现在能够直接看到里边的内涵。
在下课后,非常兴奋他直接跑去向徐光启求教。两人攀谈之后,徐光启发现他这方面的学问也很深,很是高兴,当天晚上就把他介绍给了教会里的其他人。与这些人的交流,让宋应星很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当然了,他的很多见解对这些人的研究也有着许多启发。
而最让他感到惊奇的是,这些人全都对一个人很是佩服,甚至对他说如果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去找这个人寻求帮助,基本上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当了,这个人就是赵永泰。这还不算,这些人还告诉他,台州的这一切,大部分的功劳都要算在赵永泰身上,特别是技术方面的成就,其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这些还仅仅是学术方面。当大家告诉他,台州这里的百姓之所以生活这么富足,大部分也都是赵永泰的功劳后,宋应星也对赵永泰这个据说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产生了一种崇拜之情。宋应星同徐光启一样都讲求学问应该经世致用,同时他更是对民生很关心。
而在徐光启他们的描述中,赵永泰不但具有高深的经世致用的学问,还身体力行地想办法改善百姓的生活,怎能不让他产生一种心生向往的崇拜感觉。在他看来,赵永泰不但实现了他的梦想,甚至做得更好。从那时候开始,他就迫切地想见一见赵永泰,这个他现在心中的偶像级人物。
不过那时候赵永泰还在被禁足中,没有去过学院和各个工坊的研究组。而徐光启他们平时都很忙,同时他们以为赵永泰一直没有去看他们应该也是在忙什么事情,所以也就没有专门抽时间将宋应星介绍给赵永泰。
不过如果这几天赵永泰还是没有去学院或者工坊的话,徐光启也准备专门带宋应星上门拜访了。毕竟以宋应星的学问来说,已经足够成为学院的教授了,但是如果没有赵永泰特批的话,他就需要先从见习讲习干起。当然了,这对于他们这些搞学术研究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见习讲习的身份无法参加许多研究项目,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好巧今天晚上大家正好遇上了。就是赵永泰不问,徐光启也会主动介绍。只是他没想到他的介绍差点儿让赵永泰错过了一个历史上的牛人。
“长庚先生实在太可气了。呵呵~!”赵永泰现在对这种程度的奉承已经完全免疫了。只是在他反射性的回答之后,心里才有点儿疑惑:他刚才说他叫什么?应星?不是叫长庚吗?这古人非要用两个名,还来回换着使。不正式介绍,完全搞不清楚哪个是名,哪个是字。真是麻烦啊!咦,他也叫应星啊。这个名很牛的说。不过要加上姓宋才算是真的牛。
“宋啊!为什么你见着我们的时候没有行这么大的礼啊!哈哈~!”汤若望在旁边打趣儿道。听起来很有一点儿酸溜溜的感觉。
“呵呵~!”其他人听着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噗!”不过赵永泰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一口将刚喝进嘴里的茶给喷了出来,然后就是一阵猛咳,咳得面红耳赤,气喘不已。就这样,他还瞪大了眼睛猛瞧面前这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的历史牛人。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九十三章 泰兴二型
在天香楼出了一回丑,但赵永泰对此并不在意,反而一晚上都很高兴。在确定了宋应星的身份后,他就跟宋应星很热情的聊了起来,就好像是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看得周围的人都很是疑惑。
通过交谈,赵永泰发现他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很系统、详尽,但实际经验很丰富。而且他涉猎的范围很广,农业、机械乃至火器他都有涉猎,而且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于是在当晚就直接拍板给了他一个书院教授的职衔,同时还给了他一个科技院院士的身份。
科技院是合兴泰两年前新成立的机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评定所有研究组研发出来的新技术的难度和价值等级,商行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级奖励。
科技院分为科学和技术两个评审组,以便能够对学术和技改上的进步都能够进行评定。评审组并不是常设机构,都是在有项目需要进行评审时才临时组建。而不管是传教士还是传统工匠,都必须要有重大的研究成果才能够获得院士身份。
当然了,院士身份的评定理论上需要评审组来讨论决定,不过目前并没有能够完全执行。因为最早的这批院士都是赵永泰直接指定的,这样一来,赵永泰再次指定院士人选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过赵永泰的好心情也就.保持到回府的时候。因为他和宋应星聊得很投契,所以聊的时间就有点儿长,要不是赵业提醒,他都没有注意到已经是深夜了。因此在他们回到府上的时候已经快到子时了。这么晚了,大家当然也就直接准备洗洗睡了。只是小舒雅再次被两个小丫头给拖走了,让赵永泰兴奋了一晚上的心情一下子就落了下来:今晚儿又要孤枕难眠了。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也许是之前聊得太兴奋了,也许.真是孤枕难眠,赵永泰一个人躺在床上好半天都没睡着。一开始是在想舒雅,由此对两个小丫头产生了无限怨念。后来不知怎么的又开始回想起了之前与宋应星的谈话。虽然宋应星的涉猎范围很广,不过两人谈话的主要内容还是机械结构这一块。
主要因为时钟、四轮马车以及.塔吊对宋应星产生的冲击最大,而这些正好赵永泰又亲身参与过。而对于农事和工坊里的具体技术,赵永泰并不清楚。一直以来他都是提出目标和方向,具体的研究他都没怎么参与过。对此他们俩也就基本上没什么好聊的了。
说白了赵永泰的优势是在于后世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宋应星却是实干派的,在具体的操作上经验丰富。两人其实完全是可以互补的,但前提是他们得先找到具体的切入点。毕竟后世许多名词同现在并不相同,也许他们说的是同一件事儿,但用词上的不同使得他们很难单kao言语来沟通,需要具体的实物作为桥梁。
迷迷糊糊的,赵永泰突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后世,.大街行车水马龙,大楼上霓虹灯闪烁。原来回到明末只是自己做的一个梦。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赵永泰笑了起来:还是现代好啊!
不过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跟他.所熟悉的那个世界好像有点儿什么不同,只是他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一辆辆豪华汽车从他面前经过,飞转的车轮表明它们的速度都很快。突然他看到对面有人在对他说什么,但是又听不清。还好那个人还在用手比划。他顺着那个人所指的方向转头看去,只见一辆疾驰的汽车向他冲了过来。他想离开,但这时腿却不听使唤了,怎么也动不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辆车向他冲过来而毫无办法,连叫喊声也发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