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公子

第71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我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他也是一名天主教徒,跟徐光启、利玛窦等人学习过西学,对火炮尤其有研究。现在孔有德叛乱,他要么被叛军杀死,要么会被朝廷处死。如果他被叛军杀死也就算了,想救也来不及。但如果他没被叛军杀死,那我希望商行能够想办法将他弄出来,为我们商行所用。以他对火炮的精通,就因为手下的叛乱而被处死,这是对人才的浪费。”赵永泰再次以严肃的表情在董事会上发言,让各位董事都有点儿不习惯,但也因此明白赵永泰对此事是认真的。
“泰儿,你既然知道他必死,那还让商行这么做干什么。你也应该知道这件事有多麻烦。”现在赵家的董事由赵崇贤担任,赵老爷子年岁大了,大家都不希望他再过度地消耗精力,只是一些重要的事情赵崇贤会去征求他的意见。他自己现在也感觉有些精力不济,所以现在多在家里养身。
“朝廷觉得人才太多不珍惜,我觉得我们的人才很不够啊!当年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在学堂里培养出几个,容易吗!”赵永泰很是抱怨了一句。引得董事们都笑了笑。
“泰儿,孙元化对火炮的了解跟你比怎么样?”钱国昌笑着问了一句。合兴泰想要免一个人的死罪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要看值不值得花那么大的代价。
“比我,不好说,不过肯定比我教的那几个学堂生强一些,毕竟他们经验还太少。”赵永泰心说:我可是特别品种,历史上可能就出了我这么一个这样的“天才”了,真要比价值,孙元化肯定不如我了。但就同时代的人来说,他也算是不错了。
“那他的价值还不值得我们花那么大的代价。永泰,我们是商行,就像你说的,我们要讲求利润最大化。这种明显赔本的买卖可不符合你的一贯作风。”宋子辉接口道。
“我觉得,他本身可能价值不够,但他的技术和经验以后应该能够为商行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对于技术来说,经验是很重要的,不是吗?就算是书本上的东西,那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与其等其他人用很长时间去积累经验,干嘛不现在挽救一个已经积累了足够经验的人。说不定获得他的经验之后,其他人还能成长得更高。很多经验是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我记得有一个西方人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他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没有前人的肩膀,那现在的人只能是先做后来人的前人肩膀,而那个成功也只能由后来人享有。”赵永泰使劲推销着他的人才论。有他和学堂毕业生们做样板,倒也让董事们多少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我看这样吧,先看看事态的发展,说不定他现在已经被叛军杀死了。要是他没有死但是投了叛军,那这种人也没有什么好救的。如果他没死也没投叛军,那倒是可以试一试,这样的代价也不算很亏。你们看哪?”徐文爵提了一个意见。看其他人都同意了,他又转头示意赵永泰:“永泰?”
“那好吧!”赵永泰看起来情绪很低落,其实他现在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知道历史上孙元化既没有被叛军杀死,也没有投叛军,而是被放了。结果没几个月就被朝廷干净利落地咔嚓了,大明的火炮部队也就再也没有了进步。而孙元化培训的火炮工匠和请葡萄牙人训练的新式炮兵部队被孔有德带到了后金,给后金送了份儿大礼,使得后来满清的火炮技术和瞄准技术都大幅提高,让满清军队也有了攻陷坚城的能力。
还好,赵永泰的小翅膀对大明的历史进程影响很小,山东的叛乱过程与历史上没什么区别。在崇祯五年的正月初三,登州失陷,孙元化被放了出来,没多久就被抓捕进京关在北镇抚司的大狱里。不过因为有了合兴泰出面,他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大狱里受重刑,于五月与余大成、宋光兰、王征等被判遣戍充军。六月,押送差役上报,其病死路途。七月,台州来了一家姓公孙的人家,与天主教徒们聚居在教堂的旁边。
“公孙先生,你觉得工坊里生产的这些火炮怎么样?”赵永泰今天亲自带着公孙化来到了兵工厂,也就是他以后工作的地方。带着他在兵工厂里转里一圈,而后又让他看看了实验场的射击试验。
“这些枪炮已超过了西洋矣!”公孙化现在还觉得脑袋里有点儿晕晕的,他今天见到的一切都完全超出了他以前的认知:什么时候大明居然能够制作出这么精良的火器了?跟这些火器比起来,就算是西洋人的火器也略有不足了。他实在很难相信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所为。
在他来到台州后,见到了徐光启等人,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赵永泰。所以他对赵永泰一直都很恭敬,特别是他听徐光启说赵永泰是一位西学大家后,这种态度就更加真切了一些。正所谓达者为先,所以他对此并没有什么抵触。
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位年轻的西学大家所达到的高度,居然比自己想象的高了不知道多少,这种巨大的冲击让他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眩晕状态。同时也让他心里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需要多么惊采绝艳的人物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而这个人现在正在自己的眼前。
崇祯五年八月,官军击败孔有德,解莱州城围。
(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支持!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小鱼拜谢!)
第二卷 蛟龙入海 第十一章 意外的战斗(1)
崇祯五年八月十八日,由七艘巡江级战船和十八艘商船组成的船队起航开往日本和朝鲜。因为上次万事顺利,所以今年也选了这个日子,还可以在家过中秋。由于前次对日贸易产生的巨大利润,以及当年商行在南洋又损失了三艘船的原因,现在商行决定暂时将大部分商船都派往日本,这样可以有海卫舰队保护,减少损失。至于南洋航线,在海卫舰队没足够的实力以前只能减少出船数量了。好在船厂扩建已经完成了,八月底就会有六艘新船建成下水,而且现在巡江级战船的建造周期已经缩短到了五个月。
这次,赵永泰以巡察的身份再次随船出海。在知道他又要出海的时候,几个女孩子很是到赵府闹腾了一阵,直到赵永泰虎着脸不说话了,几个女孩子才怯怯地离开了。随后,在八月十五那天中秋夜宴上,赵永泰就多了一堆的什么这个庙的平安符,那个观的通灵玉,甚至钱婉莹还给他求了一个十字架。上船的时候还要给她们看到自己身上确实都戴着:这把真是满天神佛一起保佑了。话说回来,这钱丫头什么时候开始信天主教了?呃!好像天主教宣扬一夫一妻制的,自己要不要阻止她呢?后宫生活啊!不过貌似现在这群丫头实在是很难生活到一块儿啊!要是让各家家主知道了他现在的想法,估计他立马就会被送进宫里去。就是不知道几个小丫头会怎么想。
好不容易再次安抚住了前来送行的众女孩儿,带着对未来妻子们不能和谐相处的忧虑,赵永泰再次踏上了远航的旅途。大概是前一次吐习惯了,这次赵永泰只是感到有点儿头晕,没有吐。不过头晕的感觉还是让他看起来病怏怏的,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拿个小折叠凳靠坐在甲板上的女墙板上。赵业坐在他旁边帮他捧着话梅之类的蜜饯,再陪着他聊天打屁。关系已经混熟的刘成梁也不时过来聊一会儿,顺便蹭几颗蜜饯。
“叶子啊~!”
“诶!少爷!”
“你说为啥就不让带女眷呢?要是现在有舒雅给我捏捏头该多好。”赵永泰一边品尝着舒雅精心为他准备的蜜饯,一边还贪心地抱怨着。
话说上次的话梅事件成了赵业心中永远的痛。本来他一回去就找舒雅说好了,舒雅觉得他只是一时忘记了,这也没什么,所以就答应帮他圆谎了。可是他跟舒雅说的是,他是在少爷晕船的那段时间找出来的。他知道,他要是说是在少爷晕船之后才找到的,那十有八九舒雅是不会帮他圆谎的,舒雅肯定会因为少爷晕船吐了六七天而跟他生气。同时他也觉得少爷不太可能跟舒雅质询这事儿,他找舒雅也就是为了防备个万一。而且他觉得就算是少爷跟舒雅问了这事儿,也不可能很仔细,少爷不会为了这事儿处罚舒雅的。
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赵永泰跟舒雅谈起这事儿时,是为了博取舒雅的同情,好多占一会儿便宜。结果事情就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