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组试验了后发现亚麻的燃烧残留物比例比目前其它材料要小得多,也就向赵永泰进行了报告。最后赵永泰拍板,选用了这种材料。这名工匠在几天之后突然接到了悬赏组送来的全额赏金,好长时间都没敢相信。
这件事的结果让台州及附近的人都开始对商行日后发出的悬赏热心起来。在几个月都只有少数人得到少量的奖金后,人们多认为这件事根本就是一个骗局,或者商行根本就不想出全额的奖金。在最后一个月已经很少有人去悬赏处提交自己找到的材料了,不过人们都还是以一种看热闹或者嘲讽的心态瞪大了眼睛一直关注着。
不过,研究组发现亚麻布太软,不能固形。而软包的火药虽然对装填速度有所提高,但还是不理想:经常会出现因亚麻布挤成一团,使得弹丸很难被压进枪管,或者挤破亚麻布造成火药漏出的情况。在这种时候,装填速度甚至还会慢过以前的方法。
后来,工匠们将其磨成浆制成了纸,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不但使其硬化能够制成各种形状,还进一步减少了燃烧后的残留物。而且亚麻纸更容易引燃,是一种优良的纸弹壳材料。【﹕】
最后,用这种亚麻纸包裹火药,制成了口径粗的圆柱体单体发射药。采用这种单体发射药后,在训练场的轮射排数直接就降到了4排,而且还可以在间隔对枪管进行简单降温。
枪弹研制成功后,研究组又用厚的亚麻纸壳对火炮的发射药进行了单体化改进,也大幅提高了火炮的装填速度。不过炮弹纸壳比较厚,在试验时,发现偶尔会出现引火药不能烧穿纸壳,引燃发射药的问题。所以在装引火药前,需要先通过引火孔刺破纸壳,再倒入引火药,以保证火炮的发射。不过这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瑕疵,没有人在意,大家只是将刺破纸壳的动作加入了火炮的标准训练动作中。
随后,考虑到搬运的问题。研究组又开发出了木箱分格装载法。枪弹发射药采用16发双层小木盒装载。两层上下对开,取用完一面反过来再打开另一面。平时训练时,发射药及引火药在训练前领取。战时每人携带两个装药盒。其它的由后勤保管,以空盒换领。主要是考虑到火药的防潮性,同时也可以控制火药的流失以及防止反叛的可能。当然,以护卫队员现在的待遇,基本上没有反叛的可能。而且其家人大部分都在商行里工作,更是降低了他们反叛的可能。主要是防止多年后的可能性,所以作为了管理条例。
炮弹发射药都是采用的单层木箱,各种口径的每箱数量不等。炮弹发射药虽然用的是厚纸壳,但是纸壳的硬度还是不够。主要还是考虑到残留物的问题,没有加得太厚。这样在装填的时候就增加了一个木制的药包装填器。就是一个圆柱形的木壳,立着分成了两半:一边连着,可以转动,另一边有一个活动卡口。一半的正中有一个把手,用于手提。圆柱一头是空的,另一头有一个活塞似的推拉装置。用时,打开活动卡口,将木壳打开,把药包放到木壳里,然后合上木壳,扣上卡口。一只手提着将空的一端对准炮口,另一只手推动活塞装置的木柄将药包推进炮口。然后将炮弹放进去,用木棍顶到炮尾,等待发射命令。
可以说,单体发射药直接增加了部队两成以上的战力,同时为火药的管控提供了方便。为此,赵永泰还专门设宴感谢了一下宋佳雯,让其他女孩子嫉妒不已。但是她们中的大部分都以为是那个香囊本身受到了赵永泰的青睐,使得她们对一些小配饰都热心研究起来。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赵永泰收到的小配饰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复杂。倒是让他送给商行的珠宝店不少做样品,让他们开发一些低价格的配饰,以满足台州地区收入增长了不少的平民们的装扮需求,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成绩。结果导致了赵永泰在后面被当成了招财童子,大家都热切地盼望着他能到自己工作的店或者工坊去。因为到目前为止,他到过的地方,现在都有了不少新的收入项目。
为了保证火药的供应与保密,商行在兵工厂旁边建了一个火药厂。与其他地方的火药厂不同,厂区里还多了造纸坊和木器坊。
崇祯二年四月,台州至宁波的马路终于全线贯通了,全程近360里。四轮马车在路上可以达到40里以上的时速,两地之间单程不到五个时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而在修筑马路以前,乘坐新式马车单程也要4天的时间,当时人们就觉得已经相当的快了,结果马路再次打破了他们的认知。这下不但商行的董事们开始热心马路的修筑,也让浙江地区的大户豪族们对修路产生了相当大的兴趣。
宁波经绍兴到杭州的马路在宁台线完工的第五天就开始了修筑。同时,很多大户豪族开始与合兴泰洽谈在他们地区的马路修筑业务。
崇祯元年十一月,陕西高迎祥等在数县发动武装大暴动,高迎祥自称闯王。由此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十二月二十四日,固原(今宁夏固原)因欠饷发生兵变,劫掠了固原府库。后哗变士兵多加入陕西暴动军。
(新人新作,求收藏推荐支持,小鱼拜谢!)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三十四章 造船是个庞大的系统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筑路业务需求,合兴泰成立了专门的筑路部来负责修路的项目。并为此再次开始大量招收黄河沿岸省区越来越多的灾民。
由于陕西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合兴泰在河南、河北和山东招募流民格外的顺利,甚至可以叫备受欢迎。当地官府已经被连年的大灾搞得焦头烂额,而陕西的暴动又使得他们必须尽力安抚住辖内的灾民。不单是为了顶上的乌纱,也为了他们自己的小命儿。
陕西暴动已经波及了数个县,没有一个县的官长得以活命。但是连年的大灾已经让府库空空如也,他们已经越来越不能安抚住辖内的灾民。当然,他们自己和辖内的大户是不愁吃喝的,但是想让他们拿出自家的钱粮来赈济灾民,基本上是不可能。只有少数久有贤名的大户家里才会设一些粥棚,但这相对于数量庞大的灾民实在是杯水车薪。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是出于财力还是出于其它问题,这些大户们也开始减少或者撤销自家所设的粥棚。
这时,合兴泰商行在这些地区大量的招收人员,这对于当地官府和大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以至于当地不少官府派出了捕快来帮助合兴泰的招募处维持秩序,当地不少大户也纷纷派人、出房帮助招募处暂时安置招收的人员。另一方面,此次招募,商行派出了许多以前在当地招收的人员作为助手。他们多数都在商行里工作了两年以上,现在都生活无忧,部分人甚至还小有余资,对商行都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本来商行给出的待遇就不错,在他们的献身说法下,当地的人就更加愿意加入商行了,这使得招募的工作进展得非常快。
而在前一次的大规模招募时,因为没有这些人的亲身介绍,当地的人都抱有一种戒心。再加上当时受灾的情况远没有现在这么恶劣,使得当时的招募速度相当慢,几个工程队的建立花了半年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万人。
后来赵永泰知道后,就提了这么一个建议。现在,每个月送到台州和宁波的人数就达到了上万人,使得各个筑路工程进展得很顺利。从五月开始,台州至绍兴,台州至温州,台州至金华的筑路工程也陆续开工,浙江地区迎来了第一次筑路狂潮。其中台州至温州、台州至金华的马路由沿途及当地大户出资七成,台州至绍兴的马路由沿途大户出资四成。
五月底,在得知了黄河沿岸的严重灾害后,赵永泰向董事会正式提请了孤儿收养计划提案。并表示如果董事会不同意,赵家也将独立执行此提案。五天后,董事会通过了该提案。
孤儿收养计划实际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少年收养计划,该计划接收全国范围内10-14岁的少年。这些少年将在雄鹰堂进行准军事训练、学习、生活,四年正式毕业后将加入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