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贵公子

第17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谢谢少爷赐名。”小女孩赶紧高兴的回道。
“你识字吗?”看舒雅点了点头,有点意外。“那这里的书你随便看看吧,就坐那边就行了。有什么事儿我会叫你的。不用一直站在我旁边。”让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服侍自己,赵永泰觉得很有罪恶感。
舒雅以前也没有服侍过人,又只有七岁,见少爷这么说,她也就这么做了。虽然赵永泰待下人一直很不错,但谁也不敢在他面前这么放肆。
两个小孩儿在屋子里静静地做着自己的事儿,只有偶尔翻书的声音,温暖的阳光从窗户射进来,赵永泰觉得这感觉也很不错。看着舒雅看得津津有味儿的神情,赵永泰有点吃惊,在这个时代,穷人是读不起书的。但看她们那天的衣着,也不像是有钱人家。
“舒雅,谁教你识字的?”赵永泰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哦,父亲和母亲。不过父亲一年前去世了。”说着,舒雅明亮的眼神黯淡了下来。脸上浮现出了悲伤。
“舒雅,帮我叫赵业端杯茶来好吗?”看到舒雅的神情,赵永泰赶紧转移话题。这无疑又牵涉到了什么家产的争夺什么的。改天有时间可以找她母亲来问一下,不过这种事情一般都没法管。倒是她母亲如果真有学识就不必呆在工坊里做工了,可以有更好的工作给她。
“啊!我忘记了!对不起,我忙上去。”这时舒雅也想起来自己是少爷的丫鬟,结果连端茶倒水都忘记了,放下书本,赶紧跑了出去。
经过几天的讨论,几个家主都初步同意了联合经营的提议,不过具体的操作还需要再进行详细磋商。各个家主都回去召集人手,准备下次的具体谈判。
最终,经过近一个月激烈而友好的谈判后,一个新的联合商行成立了——合兴泰商行,主营与建筑相关的业务。
赵家将水泥、新瓷器、铁器作坊和工程队都并入了这个商行。商行由赵家经营,其他家族派驻人手参与,账房由所有家族派人共管。
赵家获得三成股份,钱家获得两成半股份,何家、孙家、宋家各占一成半股份,六个家族代表了浙东和浙北的最强势力。以何家的实力本来只能占一成,但因为和赵家是姻亲,在前期也有一些参与,而且何家二儿子还是台州同知,所以多占了半成。不过不管占多少,除赵家外都是要拿出足够的真金白银来换的。
当然,金钱的多少对这些大家族来说都不存在问题,在知道了经营项目的真实利润后,大家所想的都是能尽可能在商行中占有更多的股份。最后的股份划分,除了赵家,其它的基本上都是家族实力的体现。
合兴泰的成立,标志着赵家踏入了浙江顶级豪族的行列,也意味着水泥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了。
出于对技术的保密以及对赵家最大筹码赵永泰的期待,所有新增的工坊都还是建在了台州,其它城市只有商铺进行销售。
有了几大家族的支持,合兴泰开始以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速度开始扩张。几个月后,商行每个月新招的流民都达到上千人,新作坊建了一个又一个,但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这又促使各大家族投入更多的热情和人力参与商行的扩张。
天启三年七月,荷兰兵船入侵厦门,被击败。同月,安南入侵广西上思州,被击退。
第一卷 潜龙在渊 第十章 要从娃娃抓起
在合兴泰商行成立后,老爷子和父亲更忙了,赵永泰却闲了下来。他决定暂时不再出东西,等赵家和商行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再说,而且现在各个工坊都在扩增,主要的工匠都在边生产边带徒弟,也实在没时间来陪他做试验。
因为是赵家主营,而且大家也看到了赵家各种规章制度带来的好处,所以并入商行的工坊中的工匠们的待遇没有降低。而且因为现在的大肆扩产,在赵永泰的建议下,对老匠户们收徒弟也进行奖励。徒弟们的产量和质量会直接反应在给师傅们的奖金上。这样不但老匠户们的收入增加了,还因为老匠户们在发工钱的时候进行攀比,从而使得老匠户们对收徒弟和教徒弟无比热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坊高速扩张带来的产量和质量问题。
慢慢的,其他家族也开始在自家的商行和工坊里实行类似的制度。
在赵家上下和合兴泰商行人员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赵永泰却很无聊的开始教舒雅算术。在这个时代的西方,数学和几何开始高速发展;而在东方这个文明古国却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学习经史子集才能做官,做官的可以不识数但不可以不会八股文。在东方的儒学大家们将之斥为不学无术的时候,西方人却在用这数学、几何设计战舰、火炮,计算弹道、航向。
当赵永泰给舒雅讲解算术题的时候,突然想到前世的一句话:革命应该从娃娃抓起。是啊,小孩子就是一片白纸,可以在上面写经史子集,同样也可以写数理化学。他们还没有被这个时代的主流意识限制住,完全有机会让他们成为新知识的倡导者甚至是专研者。然后不断的改变这个古老的帝国,改变那即将到来的悲惨命运。
想到就做,这是赵永泰这一世感觉最爽的地方。他找到了老管家赵祥,让他找地方,毕竟不可能在家里开个学堂。并让他通知下去,凡是赵府的下人或工匠的孩子,六岁到十二岁都可以免费在这个新办的学堂就读。
然后他就开始琢磨老师的问题,算术可以自己来教,但识字自己就不行了。到现在他也只是能马马虎虎认得一些繁体字,要让他写都有困难,何况是教了。平时他都是让赵业代笔,自己写的肯定很多简体字。几次让家里人看到都以为他写的错别字,要他改正,但一忙起来就忘了。何况他天才般的智慧光芒很好的掩盖住了这一点小小的瑕疵,让人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