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路天行

第702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现在就看这几位够不够眼力了!
“木头,全靠你了!”大牙跟着看了一会,除了大小跟外部原色略微有点不同,他还是觉得这些就跟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鬼才分得出那些里面会出鸡血!
他倒也光棍,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干脆把这艰巨的任务直接推给了吴晨,自己坐边上,又倒了碗青梅酒,喝了起来。
“用不用找个高光灯筒?”王雨鸢同样看不出来什么,只是她毕竟比大牙混玉石市场的时间多了,想来都是大同小异。
“不用了,这里光线足够。”吴晨摇了摇头,鸡血石不是玉石,跟翡翠还不太一样,质地不以通透为标准,而是以浓腻为好,因此就算石皮不厚,高光手电也是穿透不过,作用寥寥。况且老张为人还算厚道,并没有带他们到阴暗的房间里去看,而是在这堂屋之中,光线充足,完全能够看清楚石头上面的纹路以及血丝的走向。
当然,就算看不清楚,其实也没关系,他又不是真的能够靠表皮的表现来断定里面的内容,现在将石头翻来覆去的,不外乎是做个样子而已。没翻检出一块来,总是偷偷用视线沁入到石头里面,快速的过了一遍!
作为鬼谷会的传人,各种重要的古玩玉石自然是必须深入学习的“课程”,田黄、鸡血、芙蓉,合称为“印石三宝”,那是印章杂项里面的重头戏,吴晨自然是下了苦功夫。
田黄就不用说了,号称“印石之王”,早在清代初期就被选作贡品进献宫廷,深得帝王赏识,乾隆帝祭天拜田黄,更使它身价百倍,地位无人能比,现在早就断产了,更显得珍贵。
吴晨第一次拜会刘老的时候,便是用的一块田黄“文山之印”做了见面礼,当然刘老也回了他不菲的“礼金”。
芙蓉石,其实也是寿山石,也有人称之为白寿山石,原色介于淡黄跟白嫩之间,凝结脂润、细腻纯净,以清白明莹、洁身自好的品格,被誉为“石中君子”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品玩起来最容易上“包浆”。它的异军突起,要归功于田黄石原料的枯竭,作为田黄的替代品,从而跻身于“印石三宝”之列。
而作为“印石之后”的鸡血石,以其艳丽明亮的色彩而著称,最顶级的鸡血石,是唯一能够跟田黄分庭抗礼的极品。
对于“印石之后”,吴晨没少下功夫,虽然对着的都是成品印章或者雕件,但是对于其鉴别特征,还是了如指掌的。
一理通,万里通。
吴晨之所以学习能力如此强悍,善于举一反三,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细说起来,这昌化鸡血石和缅甸翡翠,颇有相通之处,比如翡翠中的“色”,在鸡血石中,则称之为“血”,原理都是在地质变化之中,不同的离子沁入石料之中,产生了化学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不同色彩!
跟翡翠中由于铬离子渗入的浓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翠”一样,鸡血石中的“血”,由于辰砂的渗入程度,形成了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不同的等级,其形状则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最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结或鸡血石斑布均衡为佳。
与翡翠的“种地”类似,鸡血石的“地”也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只是不像翡翠那样以“x种”来区分,而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
综合“血”跟“地”,鸡血石的等级基本可分为大红袍、玻璃冻、田黄冻、羊脂冻、牛角冻、朱砂冻、藕粉冻、五彩冻、桃红冻、豆青冻、玛瑙冻、木纹冻、鱼脑冻、鱼子冻、蛇皮冻、雪花冻等等。
全红或者解开六面全是血的,最为极品,其中红而通灵的鸡血石就被称为“大红袍”,其地位,跟翡翠中的帝王绿一般,是鸡血石中最为珍贵之物,少之又少,能否遇见,全靠机缘,却是强求不得的。
其余的,根据血量而分等级,血量少于百分之十者为一般的料子,少于百分之三十为中档料子,大于百分之三十者为高档,市面上常见的,大都是以上这些,有些奸商为了混淆视听,将含血量只有二三十的,都称为“大红袍”,以此抬高身价。
而像那大于百分之五十的珍品,甚至是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极品,则几乎在市面上是见不到的,一经面世,便被达官贵人揽入手中,极少流通。
吴晨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关于鸡血石的知识,一边摆布着手中的石料,异能不时的渗透进去,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几块石头,倒也有血,只是渗出的血色,分布得太散,而且略微显得暗沉,也就是所谓的色邪而不正,就算是取出来,也只能算是普通。
将几块略小的石头一一翻检之后,吴晨怕自己有所遗失,又统一的扫描了一遍,确定真的没有什么让他动心的,就算是血色最多的那一块,也只有略微一片淡红,论起价值来,还不如另外一块,虽然只有几条细细的血丝,但是色泽鲜红纯正。
吴晨失望的将这些石头放到了一边,直起腰来,稍微揉了一下眼睛,放松放松有点酸胀的眼部肌肉。
看来这些石头都是零散挖来的,并不在矿脉之上,因此虽然含有一定的辰砂,却是成分不多,略微有些遗憾。现在就剩下最大的这一块了,吴晨准备休息一下,再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