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路天行

第695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后生可畏啊!”老佛爷笑眯眯的听他们说完,隔着毯子揉摸着自己的大腿,赞叹道。
人来成精,她哪里看不出来吴晨绕了一大堆,其实并没有漏了底,难为他有这一番见识,说起来头头是道,更难得的是那份沉稳,小小年纪,竟然颇有大家风范,假以时日,这小子必定成绩非凡。
听到她老人家的夸奖,吴晨跟大牙自然是连连逊谢,直言“不敢当”。
“年轻人懂得谦虚,这个很好!”老佛爷点了点头,从腰间摸索了一会,掏出一个小玩意出来,却是一只鼻烟壶,“你看看这个做得怎么样?”
吴晨赶紧站起来,双手接了过来,顺手摸了一下,应该是玛瑙的,再看其造型,膛大胎薄,也就是俗称的“飘”,或者漂壶,这在整个鼻烟壶制作之中可称得上是精品,最珍贵之处在于它的精湛工艺。壶虽然膛大,但壁很薄,壶里装的东西,从外面都能看清,最绝的是匠师掏膛时左右前后相差无几,故盖上盖,放在水中壶不下沉,因此而得名。
内画竟是兰亭序半文,字体清晰,布局匀称,就连吴晨这种不太懂的人看了都直叫好。
吴晨翻过另一面,却是一副简单的画面,一个少年追逐着一只蝴蝶,左上角有“乙未冬日马少宣作”及“少宣”二字椭圆形白文钤印。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413章老佛爷(下)
“马少宣?”吴晨皱了皱眉头,不过想到这是老佛爷所持之物,便也释然。
“这马少宣是谁?很有名么?”大牙在边上凑着脑袋瞧了半天,一张嘴就露了馅。
吴晨抬头见老佛爷也是一脸考究自己的意味,便在脑海中匆匆组织了一下,将有关马少宣的资料串了一串。
古玩这一行,所涉甚广,细分起来,有无数的小行业,还有不同的地方流派,正所谓是山头林立,每个山头都有自己的一些标志性人物,而能够成为行业翘楚,得到各个流派承认的,便可谓之宗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一致追认为行业第一人的不多。
正如唐英之于制瓷、陆子冈之于玉雕一样,马少宣位列京派“四大名旦”之首,被誉为内画壶艺术中的毕加索,其作品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么牛叉?那这个能值得多少钱?”大牙吐了吐舌头,陆子冈神马的他不清楚,但是毕加索却是如雷贯耳。
“如果真是马少宣的,以这种风格,应该是早期的作品,现在至少也在五百万以上。”吴晨一手摩挲着鼻烟壶,摇了摇头,“至于这一个,不好说。”
“你是说……?”大牙脱口说了一半,愣是给憋了回去,望了老佛爷一眼,他再不晓事,也知道此刻说出来不妥。
吴晨点了点头,将鼻烟壶递还给了老佛爷,微笑着低声说道:“老人家,这个壶,我看不好。”
吴晨那话即是表明了态度,一般而言,别人也不会再行追问,但是老佛爷貌似没有要放过他的意思,脸上也没有特别的表情,接过来之后,放在手上,“哦,说来听听。”
这倒是有些难为了吴晨,主要是他对于鼻烟壶这种玩意并不是很在行,囫囵吞枣啃下了许多资料,再加上在马老那里把玩过那么一些,并未将这种流行于北方的杂项作为主业,花费的精力极少。刚才之所以能看出来,主要是因为想着老佛爷有考究之意,因此偷偷作弊了一下,才知道,这壶竟然岁数比自己还小,怎么可能是马少宣的作品呢。
细究起来,这个壶做得极其工整雅致,颇得马少宣作品的真谛。都知道马少宣以工笔“一面诗一面画”的内画技艺见长,字法欧体,极工整严谨。所画之少年,正是用若明若暗的浅墨色调,一如黑白照片那样柔和、逼真,使人物的形象、神韵栩栩如生。便是行家也不免打眼,更何况是他这个没摸过几个鼻烟壶之人?
此刻要他一一说出来,却也只能是照马画驴,胡说一通,半真半假的掺和了一通,糊弄着过去。
他这一副做派,看在老佛爷眼里,却是以为是吴晨刻意为之,毕竟各家鉴赏流派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轻易不好示之以人,因此就算是那些大家,除非特别熟悉的老友,相互切磋起来,说的却也大都是明面上的东西。
“老人家,您就别考究我们了,公布答案吧。”大牙在一边看了半天,也算是看出门道来了,敢情这老佛爷是有意为之,看样子自己应该是清楚底细的。
“呵呵,这是以为朋友的后辈所作,的确是仿的马少宣作品。”老佛爷笑眯眯的说道,她这位朋友的后辈,却是冀派第三代传人姜文昌,其壶内书法在内画史上是继清代马少宣之后崛起的又一位实力派书家,年纪轻轻便获奖无数,堪称大师。
吴晨也不知道她为什么眼巴巴的把他们叫进来,只为了瞎聊几句,再让他们看这个已经有了答案的鼻烟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