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路天行

第218章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急,大哥,有的是好货呢!”小林子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团黄布,揭开来,里面却是包着一方印章,“这宝贝,可是飘洋过海来的。不瞒几位大哥,我是看不出这刻的到底是什么。不过这手艺,一看就不简单。”
徐少东见小林子说得诚恳,就接了过来,见材质普通,只是一般的石料,反倒上了心。现在一般作假的,都会尽量往好的石料上靠,就算弄不出田黄鸡血这些顶级料子,至少也弄个寿山芙蓉,像这样普普通通的石料,材质上作假的可能几乎就没有,倒是可以看一看。
他翻开来看,印面上刻着“天意每随人”五字篆文,看着就知道是一方闲章,行文灵巧,乍看之下,感觉出自高手。
现在珍贵石章料、玉料在拍卖场早是天价,徐少东更乐意于淘些“成章”,这也是一个懒人的办法,因为假田黄、假鸡血什么的不能刻字,一刻就露馅,所以“成章”里面以次充好的多,完全造假的料子少。
吴晨在一边,也看了看,没看出什么来头,只是觉得印章古朴有方,刻文雅致非常,却是一方好章!
“这闲章看不出是什么来头!而且材质也很一般!不值钱!”徐少东心里依然是稀罕上了,嘴上却是故意贬低道,他这也不算完全的违心话,前面两句是实情的,后面也是半真假,不知道来历,价格自然看个人喜好程度了。
“嗨,大哥你给个价呗!”小林子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所谓嫌货才是买货人,做买卖的,不怕对方嫌弃,就怕看了完全没感觉,随手一扔那种主。
“这种闲章,又没出处,也就是把来玩玩,五百块吧。”徐少东淡淡的说道。
“啊!五百?”小林子被他这价格给震撼了,这可是随着大货一起过来的,当时他见是印章,还特意用黄布给包起来,随身带着呢,无奈他自己对于印章不是太在行,请街边摆摊的伙计看过,也说是材质普通。不过再普通也不能才五百啊!
“对了,大哥,这什么叫闲章?还有区别?”他也不怕露陷,反正这玩意糊弄不了人。
所谓的闲章,就是指镌刻姓名、斋室、职官、藏书印等以外的印章。从秦汉时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
专门从事篆刻与书画的艺术家,一般都有许多印章。这许多印章,除姓名、字号用章外,其余印章,在印学上都可以统称为“闲章”。
当然,徐少东也不会傻呼呼的去告诉小林子,闲章也有值钱的,最出名的,只怕要算乾隆爷了,比如“古稀天子之宝”、“十全老人之宝”等,近些年来,这些印章一旦拍卖,都能创出天价!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117章纹章瓷
像一些大家也往往刻有闲章,比如“一尘不染”就是徐悲鸿的一枚闲章,以之言明心迹,另一方闲章“江南布衣”则表明了他的籍贯出身。张大千出身贫寒,他用“乞食人间尚未归”和“苦瓜滋味”两方闲章,表达了自己的出身、经历和处境。
评剧表演艺术大师新凤霞,有一枚闲章曰“报花名”,石料一般,可这印底篆刻了“张五可”历数名花的唱段,有声有色。
说起闲章来,还有不少故事,著名作家、藏书家黄裳先生也玩印章,他从地摊拾来一组闲章,其中“来燕榭”篆文灵巧,出于高手,再加夫人姓名中有一“燕”字,遂自名书房“来燕榭”斋名,请钱君陶大师补刻“来燕榭小记”一方,一朱一白,配为双璧,加盖在珍籍善本上。
篆刻大师钱君陶,曾为鲁迅、开国领袖等治印,名满天下。临终前,想将前后藏印700方,捐赠家乡,筹建“钱君陶篆刻艺术博物馆”,可因种种原因,被当地某些领导婉言谢绝了。
他的第二故乡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夜决定投资800万元,并塑大师铜像以迎,请珍宝回归“故里”,当时恰逢这700方“美印”赴日本展览,日方出于安全考虑,投付保险金总额为5000万美元!
可见这“天意每随人”,不单印章,很多东西都是随人意!
小林子自然不知道这些行内故事,甚至这方闲章的来历,他也完全一无所知,只能胡乱吹嘘一通。
只不过他这种完全没营养的说辞,别说孔四,就连徐少东、吴晨这样经常逛市场的人,也早都听烂了,真是的,都什么年代了,还换物不换词的,糊弄谁呢!
最后,小林子也说得累了,见他们这一伙人,实在不好糊弄,干脆懒得再费口水,这个印章就以一千元卖给了徐少东,心里还是有些许委屈的,哥们这口水也不能白费啊,每天全靠这嘴讨生活,容易么?
虽然不知道是谁刻的,不过肯定是捡了一漏!徐少东心里头高兴,就问道,“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好东西?”
“有、有有!”小林子心里着急,迭声应到。现在的人都很谨慎,这种地方一般都不会有人跟来,今天好不容易,才忽悠了这几个哥们过来,忙活了半天,只做了一千多元的买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