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脑阔疼

第71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只不过,苏小木有这个能力和这样的机会。
虽然人在麻省理工,但苏小木还是带上了以前的习惯。
在个人设计算法草案的时候,使用的标记语言是汉字或者一些他喜欢的其它标记方式,而不是英文。
“苏,你这个写的是什么东西,怎么看上去像是在画画一样?”
“还别说,你画画也还挺好看的。”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我觉得你们可能需要去看下眼科,这明显就是算法上的草稿。”
“这都不懂,你们别不是上了假的博士?”
“咳咳咳,我们就是开个玩笑,只是觉得苏的操作方式很有意思。”
“……”
面对这些,苏小木只是笑而不语。
每个人的习惯不同,这有什么好纠缠的。
时间在忙碌下,总是那么迅速的消逝,一晃就是六月下旬了。
苏荷跟万黛已经开始计划苏小木回国的时间跟事务了。
当然,就当下的情况来说,苏小木一时半会还不好离开美利坚,腿部传导行为模型的实验已经进入了关键期。
原本在膝关节传导程序设计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众研究员、博士都认为主线实验的进度会被新的算法给拖累。
但这种新的算法带来的极大成果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散发着致命的诱惑。
所以实验组上下一心。
对于可能会耽误的时间都有心理准备。
但!
令人意外的是,在膝关节传导程序设计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以后,苏小木跟众人很快推导出了整体的算法框架。
在仅有的三次修改后,通过了验证,并将筹备进入了实际的程序编写阶段。
而,这一切,距离膝关节程序通过实验才过去不到五天!
所以,接下来的实验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关键时期。
当然,这其中也有其他研究员的突破性付出。
比如托马索带领最顶尖的那拨研究员攻克了机器人脑部区域控制枢纽程序。
重新设计的算法框架拥有了更多的可能。
毕竟,一些概念性的东西,是托马索本人提出来的,在看到了成功的案例与成功的思维模式之后,很容易得到全新的启发。
也就是说,在原本实验组的人以为实验成果的出现会遥遥无期的时候,最终成果突然就这么的触手可及了。
“苏,今天你来主持吧?”
实验组的实际负责人兰斯特道。
苏小木笑着摇头:“我可不需要出风头,还是你来吧。”
“好吧,争取今天完成设计上的验证,进入程序编写阶段。”
&n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bsp; “……”
之后,一点意外都没有发生,直接开始进入了实际的程序编写阶段。
2018年6月27日。
托马索教授再次召集实验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
这次的会议并不是单纯的技术研讨。
“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尤其是苏。”
“我们的项目能够这么快的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都是因为苏的头脑,天马行空却又有迹可循的思维模式,让ai的更深入变得更接近我们的生活……”
“……”
“下面我宣布,智能机器人项目正式合并所有主线实验,进入最终测试阶段!”
…………
…………
“苏,你听说了吗?大后天斯坦福大学跟哈佛大学组队前来我们学校参观交流学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