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小木虽然不插话,但万黛跟苏荷叨叨叨叨的话,一字不落的听了进去。
“现在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赶明儿我撂挑子得了,找几个副总,把事情一分,我就逛逛街,溜达溜达。”
万黛突然有点愁眉,紧忙扒拉了两口饭。
苏荷就笑,“你那小金融公司都三副总了,还找?啧,你干脆还是回家得了,跟外面折腾也累得慌。”
万黛眼前一亮,“还别说,如果家里不催婚的话,我就回去了,我妈就天天念叨我。”
“得了,你妈念叨念叨就给你张罗上了,还不是一个意思,我看你那公司的事情也不大,没必要唉声叹气的,又不是过不去,顶天赔点钱呗。”
“我也不懂这啊那,看现在的情况,得亏是一些历史备份数据,否则公司的声誉就得废一多半,谁知道还有突然宣布破产的,年营业额也七八个亿,不是小公司啦。”
“毕竟是国产的,在某些方面抗风险能力不行,就没办法把这部分存储的数据迁出来吗?”
苏小木扒拉饭的动作慢了下来。
存储?
这个词很关键,我先记下来。
万黛连饭都吃不下了有点,“办法倒是有,但存储厂商不在,没人敢承担这个风险,除非人工一点一点的转移;也怪我,有预兆的时候没太重视。”
在万黛和苏荷的交流中,苏小木厘清了事情。
万氏小金融有两套存储,这个在给万氏小金融上数据仓库的时候,苏小木就知道了。
上了数据仓库的这套存储上的数据重要度更高一些,另外这套存储上面存放的虽然是历史备份数据,但如果直接废了,对公司肯定会产生一些影响。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历史备份数据什么时候会需要用上。
而现在,这套储存空间足有200tb的存储的提供厂商,居然直接破产了。
这对万氏小金融来说,简直就像是在听笑话,年营业额近10亿、业务范围全国、占国产市场份额10%的大公司,怎么说破产就破产了?
还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说实话,万氏小金融倒不是最焦头烂额的,所以也不会被这破产公司优先重视。
苏小木轻咳了两声,插了句话。
“如果我说,存储这一块我也比较熟悉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苏荷停下了手上扒饭的动作,万黛瞪大了眼睛。
破碗。
第79章 要是搞砸了就卖了抵债
苏荷边低头扒饭,边闷闷的道,“又比较熟悉?”
万黛看了看苏荷,又看了看苏小木,不明觉厉。
……下午在课题实验室上,苏小木没有主动说比较熟悉存储,并不是他不渴望这样的机会,而是不合适。
存储厂商还存在和已经破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苏小木其实很明白小垃圾系统这次给出来的知识只有一部分的原因:
基于他对存储的完全不了解,这部分知识是让他从不了解到了解,然后去实际熟悉,夯实基础。
这跟之前的火苗不太一样,那些是建立在苏小木本身的良好基础上。
而日常学习生活中,很难系统的接触到存储,哪怕是现在,苏小木能够在课题中碰到存储,但也没有操作权限。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责任判断、风险承担、事故故障等等。
再加上存储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存储存放的数据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比如数据不一致、数据删除、数据重复等等。
所以,苏小木不会不合时宜的在课题中表露相关的想法。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个苏小木自己都觉得很凑巧很珍贵还有些难以相信的机会摆在了他的跟前……
老实说,公司破产倒闭其实在现代经济社会,不算很罕见,但这都是一些小公司。
年营业额近10亿的公司破产还是比较少见的,光员工数量就好几百上千,有点动静的。
当然,某些过分依赖于单一行业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不好,比如:给万氏小金融提供了存储服务的某存储厂商。
几乎完全依赖于八一单位,没有太多公开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用户,当重大风险来临的时候,抗压能力无限接近于0。
在国内,某些重大风险总是那么的毫无预兆的突如其来。
万黛左看看,右看看疑惑的说道,“怎么个意思,你们两。”
“先吃饭。”
苏荷低低的说了句,明显加快了扒饭的速度。
…………
三杯冒着热气的茶分别放在茶几的三个方位,坐在正中的苏荷端起茶喝了两口,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