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唐小学姐开口第一句话差点让苏小木老脸一红,“小木学弟,缺不缺女朋友啊,买一送一,luoli+御姐呦。”
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简直要直直的从苏小木的眼里刺到心窝窝里面去。
“瞎胡闹。”张可脸色一板,故作威严。
林唐娇俏的吐了吐舌头,不敢再作。
张可拍了拍手,“都听一下,从今天开始,苏小木加入到我们现在课题中,一会林唐你负责把课题资料给苏小木讲一讲。”
“谭凌,你总结一下目前课题上的难点。”
透了口气,张可教授又开始精力满满的肝课题了。
一些大学教授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也会参与到某些重要课题中,学术上的任何突破都离不开背后那些努力的人。
很多看上去很无聊的计算,可能涉及到某些关键技术的水准突破。
就好比苏小木刚刚参加的南宁区域赛,部分试题就是利用算法解决现实问题,出题人的其它目的暂且不说,但总也是希望能够看到大学生们一些新颖的思路或者想法……
谭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开口总结,“受实验环境的制约,存储矩阵在性能、压力、稳定上都很很难承受超过16个节点的瓶颈运算。
所以,教授您是不是申请更多的存储资源,或者说,请存储厂商针对性优化一下,至少要上到32节点这个课题才能继续下去。”
张可蹙起了眉头,“数据结构能不能再调整选择一下?我觉得这方面可以有更高的存储、运行效率,在检索算法上想想办法。”
严格来说,已经上博一的谭凌跟张可教授的关系算得上是亦师亦友,也就是说,不是特别严格的导师和学生的界线。
“回头我们再试试,主要是我们对数据结构的了解不是很深入。”谭凌也有些无奈。
知识从来都是没有尽头的,没有人能够全部掌握,像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做出了必要的部分取舍,没办法的事情。
一直安静的当自己的小萌新的苏小木一边感受着时不时从一旁飘射过来的调皮目光,一边认真听着。
末了,苏小木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稍微表现一下?
虽然他书读得不多,但他,骚啊。
于是,他弱弱的举了举手,“那个,教授,学长,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好像听你们在说数据结构?”
“那什么,我业务爱好比较驳杂,不知道能不能给我看看,啊,我随便说的,我只是想长长见识。”
看着一道道视线射了过来,苏小木喉结滚动了下,打了个哈哈。
张可双手抱着保温杯,不动声色的说道,“反正按部就班看资料也得要跟上课题进度,现在直接看问题……也行。”
说着话,张可不动声色的退后了两步,目光游离在苏小木的身上。
这个光是从转班测试上就觉得特别优秀的学生,他好像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
在这幅萌新面孔下到底还藏了多少东西?
一个课外算法小改进,就让人老板安排这么周到,背后怕是有点东西。
谭凌没有多余的废话,描述很有条理性,一听便清晰明了。
计划其实要上到64个计算节点,目前卡在16个节点的规模。
过程比较简单,某个程序在这些节点上分别运行产生数据,然后将数据输出到存储,最后程序再进行计算。
举个例子:苏小木在万氏小金融和养信财富挣到了钱,把钱给苏荷,然后苏小木再帮苏荷算出来还得再给多少钱才能还清欠款。
万氏小金融和养信财富是节点,钱是数据,苏荷是存储,苏小木是程序。
目前,存储这一块的性能等方面的条件不行,受限于现有的资源,张可的想法是,能不能调整程序运行产生的数据的结构,节约存储的资源。
而谭凌的想法是,能不能申请更多的存储资源,或者让存储厂商针对这个程序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
“那个,我能不能先看数据额结构检索算法部分……”
听完谭凌的介绍后,苏小木再次弱弱的举手。
破碗。
ps:小扑街推一下大佬的书《房产大玩家》
第77章 蒟蒻的苏小木与久违的您捧了
有时候懂太多也不好,太优秀,优秀到格外耀眼且喧嚣。
苏小木。
这点小要求,谭凌断没有拒绝的道理,对这个短时间就刷了三次全校通告的小学弟,他还是很欣赏的。
“也行,我先把整个程序的算法设计给你调出来,总纲你得看一眼,数据结构的算法部分有特别的标记,直接定位就行。”
“整个程序的算法设计比较庞大,底层用的是c,数据与数据结构这一块用的是java和python,你都懂的吧?”
谭凌一边弯腰在工作台上操作着,一边絮絮叨叨的介绍。
直起身的时候,工作台的显示器屏幕上多了很多内容。
一旁的苏小木一边点头,一边腼腆的说道,“c和python还行,java差一点,那,我先看看?”
见谭凌点头让开身位,苏小木就坐到了工作台前。
课题本身就比较松散,反正大家也不忙这会,几个脑袋零零散散的挤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