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会一班妖宠笑闹,十三郎拿着血鼎,挨个试验将其放到几条妖兽的肚子里。要说起来,胖胖的确比大灰聪明,除五级妖兽不那么容易寻找外,捉来的这几条妖兽等级不一,甚至还有尚未生灵之兽,很是全面。
结果很快出来,生灵妖兽均对血鼎表现出渴望,但更多的是惧怕;在将血鼎放入后,三、四级妖兽的表现如海虱一样,很快化作灰烬。一、二级妖兽不是这样,虽同样会死,但其身体还在,似乎只有生机被吸收。至于那头什么都不是的鱼,血鼎对它全无兴趣,反得以幸存下来。
“还挑食,呵呵!”
十三郎冷笑连连站起身,心里大致有了结论。他不信这些妖兽的自制力会比海虱强,唯一的解释是它们意识到自己承受不了血鼎的吸力,因而才不敢争夺。至于哪只海虱,一来它的确很蠢,更大的可能是六级很可能是个门槛,妖兽过了这个关口,或许就能抑制血鼎,进而获得某种好处。至于它为什么会死,多半是因为那时候的它已经去了半条命,实力大降。
要证明这点不难,只要抓住一只完好的六级或者七级妖兽,再做一次试验即可。十三郎此时顾不上那个,需要考虑别的事。
站起身形,十三郎将血鼎重新收入体内,吩咐道:“把里面整理一下,咱们安家,准备战斗。”
大灰头上顶着蛤蟆,愕然问道:“安家?战斗?不走了?”
十三郎抬腿步入行宫,回答道:“会走的,但要先弄清一件事。”
大灰抢步跟上,又问:“弄清什么事?”
“距离,威力。”
十三郎淡淡说道:“我要看一看,它到底能引来什么。”
第771章心之防
避无可避,当结城以待。
十三郎不能放弃血鼎,避不开被它引来的妖兽,唯寻固守一途。他没有城,但有一个比城墙更坚固的乌龟壳,经营得好,未尝不能构建一处堡垒。
想做便做,率领一众手下步入龟甲,大略查看后,十三郎很快定下方略。
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他首先封住那六个出口,做好四面受敌才需用到的准备。稍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海上妖兽无尽,最恐怖的对手未必个体强大,而是那些群居且极富攻击性的低级海怪。十三郎参加过秋猎、踏过须弥,经过泗水,这方面经验极其丰富,自需早做筹备。
群居通常意味着个体不太强,由刚才的试验可知,六级以下妖兽对血鼎仍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因此十三郎无需操心它们会缠住自己不放,只要扛过其经过的那一段便可。
道理上任务并不难,没有遇到对手前,谁也不知道实际情形怎么样。龟兽将破七级,其甲壳、尤其是背部厚度、强度皆极为惊人,很难想象有什么低级妖兽能够穿透。假如真遇到群居、且连龟甲都能击穿的怪物……
能说什么呢,只能说十三郎命犯天煞孤星,活该!
“天煞孤星?我看像!”大灰驴嘴不吐象牙,嘲弄师弟不忘卖弄,挺起胸膛说道:“不怕,有我。”
十三郎不理它,重点检查龟甲的薄弱处,还有它以往因战斗受伤的部位,以封印或阵法将其加固。结果遇到一个可算幸福的烦恼:龟甲是在太大!
在海上,无论什么东西,体积大从来不是缺点。一个简单的例子,遇到风暴的时候,体积大意味着稳定,分量沉意味着不容易翻,总归不是坏事。谁也不知道海里的妖兽能大到什么程度,既然虱子能长成牯牛,碰到鲸鱼、猛鲨、大乌贼呢?假如是它们,块头不够便会被其一口吞到肚子里,未必会死,心理难以接受。
体积越大,常规来讲就越可靠,但在准备固守的时候,太大就成了缺点。龟兽体型超过百丈,那几个窟窿宛如塌了墙的屋子,再考虑相对薄弱的腹部与周边,需要防范的面积着实不算小。
好在此行有数十年缓冲,十三郎的准备着实充分,加上他不是真正孤家寡人,几番合计认真谋划后好歹做好了分配。比如天心完全能够独守一门,大灰也能封住一处缺口,飞蚁算两个,还有几套不算太好掩饰与防御阵法,最终应付下来。
最要紧的是,这些设想是建立在敌人很快到来的基础上,属于极端情形。常规考虑,两只准七级妖兽不会选择群居妖兽密集的地方作为战场,灵性妖兽又不敢惹它们,周围理应有一片真空。一旦给他时间缓冲,十三郎有足够的材料与底气将龟甲打造成真正的城堡,永不沉没或许夸张,若只是扛过兽潮,把握十足。因此在粗粗安顿下来后,十三郎并不如何担心,也没有急于开工,而是领着一群嫡系登上龟甲表面,着手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