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佣兵

第32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消说,这个大老爷当然是王进,他不过是将天京城的皮毛搬到信安军里耍了耍,居然就得到了百姓的膜拜。因而,他对于太史昆的种种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他也成为天京城外对天京城最为忠诚的势力。他的信安军成为了大宋去天京城的一个门户,他不仅担负着护送客商通过边境渡过黄河的责任,还需要将种种情报及时的送抵天京城。
说了这么多,问题的症结基本也就明白啦。女真人只是将开封府糟蹋了一番,并没有破坏驿路,因而从开封府发出的消息很顺畅很及时的到达了信安军,但是信安军的人马倾巢而出,跟着王进进京勤王去了,却是忘了留人将情报继续送往天京城。昨儿晚上秦暮城挨了批评,便连夜顺着传递消息的路线去查看,黎明时分跑到了信安军,却一股脑的找到了积压了许多的情报。事不宜迟,他取了情报径直就来寻太史昆汇报了。
听闻开封府的情报来了,太史昆精神一振,问道:“哦?如今开封府的情况怎么样了?快些说来听听!”
“民生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不过政局比我们想象的乱许多。”秦暮城取出一个大包裹丢在太史昆面前,道:“情报都在这儿了,还没来得及汇总。你还是自己看罢!”
太史昆叫来一杯浓茶,打起精神观看情报。情报很乱,每一张纸只是说明了一个局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不过一张一张看下来,倒也能将开封府的局面了解个差不多。
开封府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延安府的种师道与济南府的张叔夜两支人马勤王的非常及时,种师道重金打造的那支铁甲马军并不亚于女真人的骑兵,而张叔夜训练的五千连弩兵抢在女真人到达前地那一刻登上了内城的墙头。因而,女真人只是祸乱了开封府外围地区,并没有攻破内城汴梁。
京畿路、开封府、汴梁城,基本就相当于今日的河北省,北京市,中心四区。也就是说女真人将三环外劫掠了一番,却没能够洗劫人口最密集、繁华程度最高、珍贵文物、书籍最多的中心部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万幸。
接下来,大名府、应天府、河南府、京兆府、太原府等地的禁军纷纷赶到,女真人玩了一手漂亮的转身,将主力撤进太行山躲藏,留下一支机动灵活的偏军继续威慑开封府。果不其然,各地的禁军团团围住开封府,却是将本部的驻地抛在脑后。此时女真人大摇大摆的走出太行山,在几乎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轻松的渡过了黄河。
关于围在开封府周围的部队首领,太史昆手中有一个长长的名单,粗略数一下,居然有数十人之多。兵力少一些的有带了三五千人的,兵力多的譬如说种师道之辈,竟是带了两万人。虽然女真人已经退却了,不过这些总数超过十万人的兵马却是坚定的驻扎在京师周围,一家也没有撤退。
对于这些将领的心思,太史昆没兴趣琢磨。他心中的疑问只是一点:皇城又没被攻破,怎的皇帝被捉了?
又翻看了几张情报,忽而几个大字就映入了眼帘中:“简王赵似登基为帝,改国号靖宁!”
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却将太史昆震撼的不轻。这个什么简王赵似,他却是从来没听过的。秦暮城看了太史昆的这副表情,知晓他对于赵似这个名字实在是陌生,于是解释道:“当年哲宗皇帝过世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子嗣,因而能够接任皇位的就只有他的几位兄弟了。咱们天京城里的这位赵官家当年是一个人选,而简王赵似是另一个。”
太史昆明白了这一层关系,又连忙翻看类似的情报,看了许多,他终于明白了发生于宫廷之内的一些事端。
原来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赵佶这个家伙受到侵略便将皇位传给儿子,自己逃跑了;而这一次听闻女真人来了,他居然是留下简王赵似监国摄政,自己打着临幸江南的旗号,第一时间向南跑了。不曾想,留在开封府里的赵似没事儿,他这个提前跑路的居然是被捉了。
太史昆看完情报,向秦暮城问道:“按说,赵佶应当是令赵似监国,并没有将皇位让给他,这个简王赵似哪来的胆量称帝的?莫非他的势力很强横?”
秦暮城摇头道:“生为皇家子弟,实际上凶险的很。早年的时候既然是哲宗做了皇帝,那么将来的继位者就应当是哲宗的子孙,像是瑞王赵佶、简王赵似他们,必须要做出无心染指皇位的样子。要注意,不是随便装装样子就好,而是必须踏踏实实的做些不像是皇帝做的事。当年,瑞王赵佶是做的最好的一个,他玩蹴鞠、玩丹青、爱喝酒,爱狎妓,整日里醉生梦死,虚度年华,简直就是大宋浪荡子弟的代表人物。而简王赵似做的也不错,他钟爱音律,尤其喜爱古代音律,他的造诣也非常高,他是咱们大宋砸编钟的第一高手!”
“砸编钟?”
“嗯,砸编钟,就是那种春秋时期比较流行的,挂一屋子大钟的那种打击乐器。这种乐器造价非常高昂,整个大宋也不过有十余座,而会演奏的,不过几十人而已。因此么,简王赵似这个天下第一的名头含金量实际上也不高。”秦暮成继续解释道:“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我就是想说明,无论是当年的瑞王赵佶还是如今的简王赵似,他们本人是没有争夺天下权柄的能力的。瑞王赵佶登基做皇帝那会,完全就是在家里正踢着球,玉玺就给他送家里来了,而赵似如今的情况,我看也差不多。”
太史昆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有人想将简王赵似扶成一个傀儡皇帝?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呢?如今朝中权位最重的人,不就是赵佶身边的那个蔡京么?”
“这并不是我的意思,而是情报中透露出来的。你方才看的只是情报的表面文字,实际上仔细分析一下,这些情报还蕴藏了非常丰富的信息量。”秦暮城道:“你看,每一张情报的背后,都代表了一名情报人员。这些情报人员有的只是在勾栏茶坊中打听些消息,有的人确实直接就在朝廷里坐班当差。”
秦暮城饮了一盏热茶,继而说道:“说简王赵似登基为帝的情报一共有三张,其中最为详尽的一张,来自于太湖佣兵团的一位佣兵。呐,太湖佣兵团的底细你也知道,底子就是原来姑苏吴县的乌头船帮,而吴县的人去了开封府,不用说也是会投在范府中的。既然人是范府的人,那么情报一定也是从范府打探出来的,其余的话,不用多说了吧!”
太史昆愣了三秒钟,终于是呆呆说道:“你……你还是说吧!借问一句,什么是范府?”
第045章 元丰旧事
秦暮城呆了一呆,诧异无比的说道:“怎的开封还有第二个范府么?”
太史昆把脸一寒,道:“老秦,好好回答!我这是考究你的学问呢!我来问你,这范府都出过什么名人呢?”
秦暮城干笑两声,道:“如今主持范府的是当今的尚书右丞范纯礼,范氏一门在唐朝、吴越国皆历代为相,便是到了大宋朝,也有文正公范仲淹、忠宣公范纯礼二人为相呢!”
这公那公的太史昆没听说过,不过范仲淹文武双全的大名他岂能不知?原来这开封的范府,便是范仲淹后代的府邸。想不到这样的大门阀也被秦暮城的手下渗透,如此说来天京城情报司的能耐也算是有长进。
太史昆哈哈一笑,道:“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范府么!你当哥哥我真的不知道么?都说了刚才是考究的么!”
秦暮城翻了个白眼,没好声没好气的说道:“念反了!”
太史昆一愣,连忙改口道:“哈哈!后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乐而乐么!小时候嫌正着背书没有挑战性,所以哥哥我都是反着背的!如今一时口滑,倒是让老秦你见笑啦!”
“得得得,你就这么背吧,瞧你这态度我也就不更正你了,你就一直这么无知着吧你!”秦暮城嘟囔了两声,阴声怪气的问道:“昆哥,大宋朝廷里新旧党争这么机密的事儿,你没理由知道的吧!要不我给你解释解释?”
“老秦,你糊弄谁呢你!荆公王安石与温公司马光两伙人掐来掐去,普天之下有谁会不知道呢?就这种事儿,还机密?”太史昆一拍桌子,训斥道:“解释,给我好生解释!”
“你什么都知道,怎的还要解释呢?”秦暮城扯着嗓子争辩一声,忽而就瞧见了太史昆耳朵根上那一片红晕。见此状,秦暮城不由得心下一软。
唉,当个精神领袖也不容易呀,甭管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得打肿了脸充胖子硬是装作知道,便是被人戳穿了,也只好咬住牙根抛去脸面死撑。世人皆认为《皇帝的新衣》中的皇帝无知可笑,可又有几人能领略到皇帝光着屁股走在一道道玩味的眼神中那种绝决呢?一个独裁者将自己的画像贴满大街小巷,甚至将自己的尸身冰冻起来供人参观,他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又岂能想不到观看他的视线中会掺杂着不纯粹的眼神?他岂会想不到,谎言始终会揭穿,神话始终会破灭,在时代发展变迁之后,再来观看他尸体的后人中又有几个人是没有叛变他的教旨教宗的呢?又有几个人不是贪官污吏呢?又有几个人不是他当年要打倒的人呢?敢于躺在水晶棺中,又何尝不是一种绝决?就如同太史昆,不懂装懂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想到此处,秦暮城语气放缓许多,道:“新旧党争两派果真就是以荆公的新党与温公的旧党。温公的旧党,有个俗间的称呼叫做元祐党,范府一门的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三兄弟皆是温公一派的支持者,也就都是元祐党的党魁。率先从元祐党党魁家中传出的情报,不用说也是元祐党人操控的事情了。”
太史昆眉头一挑,喃喃道:“你是说,元祐党人想要扶持简王赵似登基?”
秦暮城点头道:“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如今的皇帝赵佶身边都是新党的人,朝政已是由新党说了算。当年元祐年间元祐党把持朝政的时候,新党之人又是流放又是发配的被整的不轻,而今新党之人得了势,报复元祐党人几乎是必然的。如今新党中的魁首乃是左相蔡京,他心狠手辣恶名远扬,他若是想要整个人,不动手则罢,一出手必是杀招,元祐党人摊上了这么一个狠毒的对手,个个吓得夜不能寐,所以么,元祐党殊死一搏干点换新君的勾当也是情理之中的。”
“这么热闹?乱臣换新君?”太史昆没心没肺的笑了几声,道:“老秦,你琢磨着这事儿有几成把握?”
“一半以上的把握还是有的!”秦暮城翻着情报,道:“你瞧,另一份新帝登基的情报来自于吕府,便是吕大忠、吕大防他们兄弟的那个蓝田吕府,亦是元祐党的中坚;最后一份来自于……咦?竟是章府?”
不等太史昆发问,秦暮城抢先解释道:“怪了,这个章惇乃是新党上一任的党魁,怎的从他府上也有这等情报传出?”
太史昆一拍巴掌,道:“章惇?可是赵佶登基前在位的那个左相?”
秦暮城答曰:“正是!”
太史昆道:“他的事迹我倒是听说过,传闻赵佶登基之前乃是向太后摄政,这个家伙三番两次的上书说是赵佶轻佻不得为帝,结果赵佶登基后,第一个贬官的人就是他!”
秦暮城闻言一拍脑门,道:“是了,传闻说当年章惇便是支持简王赵似为帝的!想必是他害怕赵佶仍会整治他,干脆便投向了元祐党一边!想不到啊昆哥,你还真是有些见识呢!”
“嗨,这些八卦都是听金莲那些小娘皮们随口聊出的,当不得真!”太史昆不好意思的红了一下俊脸,又是问道:“那么新党这边定是不支持赵似即位的了?如今他们在京中还有什么力量么?”
秦暮城道:“新党的三个头领应当是蔡京、曾布与章惇,如今章惇明显是投奔元祐党了,而蔡京与曾布两个人也不怎么对付,时常相互攻奸。眼下蔡京陪在赵佶身边同生共死,约么着曾布在京中心里猜疑也不少。而元祐党人范、吕、苏、韩、文几个魁首都是大世家,又因为处在劣势所以团结的很,因而如今开封府的文臣方面是元祐党占了上风。但是军事力量方面,元祐党就不行了。种师道一伙人纠集了近十万兵马围在开封周围不退却,明显就是给新党撑腰的!”
“哦?”太史昆问道:“种公还是新党之人?”
“此事说来话长了,虽然种师道等武人不参与朝政,也谈不上参与党争,但是从感情方面,他们这些边军还是倾向于新党的。这事,还要从元丰五路伐夏说起。”秦暮城耐心解释道:“虽说辽国与我大宋素有间隙,但是从檀渊之盟以来,两国国境相安无事,从未发生过战争,边境上驻军多以象征为主。反倒是西北的夏国一直对我大宋叫嚣不断,两国时常交战,因而大宋的重兵都集中在宋夏边境上。话说到了元丰年间,荆公实行新政许多个年头,着实积攒了大量的粮草军饷。适时夏国内乱,神宗皇帝便发出命令,由李宪作为主帅,由种愕、王中正、高遵裕、刘昌祚为辅,起五路大军共计五十六万人马,誓要剿灭夏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