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贵闻言,不禁动容。西门庆见状,帮腔道:“朱郎啊!你是不知道呀,做昆哥的兄弟,实际上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哟!”
太史昆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淡淡然道:“大贵啊!既然今日你许诺要帮我的忙,那么我也不能没点表示。这样好了,金银财宝我也不拿出来丢脸了,今日我只是赠给你一句话:兄弟,哪天落魄了,到哥哥这里来!”
“哥……哥”朱大贵憋着一汪泪花,眼见着就要被感动湿了。
太史昆目视朱大贵,手里打着拍子,缓缓吟唱起来:“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哥!大哥!我懂了!”朱大贵再也按耐不住,终于湿了。他扑倒在太史昆脚下,抱着太史昆的大腿哭叫道:“昆哥!仗义啊!今后俺就跟你混了!”
“嚯嚯嚯!乖……!”太史昆摸着大贵的后脑勺,仰天长笑!
“大贵呀,既然如此,我们明天就开庭吧!到时候,哥哥我会来挺你的!”
第014章 案情大白
【唉!站在门外围观,是看不到真相的。————摘自《昆哥日记》】
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初三,河北东路恩州州衙。
白刺刺的日头将州衙的朱红院墙映的格外鲜艳,一营厢军,并了数十名红巾皂袍的衙役,在府衙门口拉了一道警戒线。看这幅架势,百姓们就明白了,今儿个,州府里有大案子要开堂了。
这件案子,的确是恩州境内数十年来头等大案。十九口人命死在一个人手中,抡起案件的恶劣性质来说,恐怕也只有五十年前发生在恩州的王则叛乱可以与之相比了。
面对如此大案,恩州知州刘获一改往日拖沓作风,竟是将县衙、州衙两堂官司合成一堂,请来清河郡主驸马朱大人监审,决心要在一日之内,从严从快的审完这堂案子,给治内百姓一个交代!
府衙“明镜高悬”大匾下,并肩坐着三位官老爷。中间这位,面色红润,鹤发童颜,正是恩州刘知州;右边这位,三缕长须,一脸正气,正是清河黄知县;左边这位,剑眉星目,仪表堂堂,正是郡主驸马朱大贵。
堂下齐刷刷站了两排手执水火棍的衙役,衙役们一个个腰杆挺直,目不斜视,果真是威武非凡。往大堂一侧看去,只见两个膀大腰圆的行刑手,看管了一大堆各色刑具,端的是阴森恐怖。
由于本案受害人胡铁牛家一个活人也没了,所以此案并没有苦主喊冤。为彰显律法公平,州衙指派了清河县名状师西门庆作为公诉人,为胡铁牛鸣冤。此时西门庆一袭白袍,手舞折扇,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情,傲然立于堂下。
而为武松辩护的状师,则是一位来清河县月余的外来户。这人复姓太史,单名一个昆字,此时他大步流星,也走进堂来。
太史昆刚一迈入大堂,朱大贵立刻满面春风地走下公案,殷勤的为太史昆搬来座椅,邀其端坐;刘知州见状,立刻也飞奔而来,双手为太史昆奉上热茶;黄知县跑慢了一步,没搬着座椅,也没抢上茶杯,只好屏住呼吸立在太史昆身后,轻手轻脚地为太史昆捏起肩来。
太史昆哈哈一笑,说道:“哥几个来的都挺早啊!尽然如此,赶紧的把人犯押上来,咱们早开始早结束哈!”
刘知州闻言,慌忙小跑着取了一支令箭往地上一丢,大喝道:“昆哥说了,带人犯上堂!”
左右得令,立刻忙碌起来。不多时,两名威风八面的衙役,押解着武松,走上堂来。
为何说这两名衙役威风?只见左侧一名衙役,身高膀圆,脑袋秃瓢,一双倒八字眉如黑漆一般;右侧衙役,贼头贼脑,腿脚轻快,左腮上一颗豆大红痣格外分明。这两人,不是崔道成、邱小乙还能是谁?
武松虽然武力惊人,但此时的还只是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小混子。如今被押到了州衙之上,他这一颗心禁不住的蹦蹦乱跳。武松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抬头向堂上望去,但见得豪华气派的大堂公案之上……竟然一个人也没有!
人哪?都在给太史昆上茶捶背搬凳子哪!
太史昆微微一笑,开口道:“得了,哥几个,别光伺候我了,办正事要紧!”
刘知州、黄知县、朱大贵三人得了吩咐,连忙跑上大堂,依座次做好。刘知州将惊堂木重重一拍,大喝道:“昆哥说了,开堂!”
众衙役喊了威武,胡家灭门惨案正式开审。依照大宋律法,率先审案的是清河县黄知县。黄知县面色一正,开口喝道:“大胆武松,你可知罪?”
武松见了这架势,心下也明白了,这肯定是太史昆已经打点过了。武松嘿嘿一笑,吊儿郎当地回答道:“大人,小人何罪之有啊!”
“是啊,我也纳闷着呢!你说你一个忠厚青年,能犯什么罪呢?”黄知县耷拉着眼皮,有气无力地说道:“那个,原告被告两方状师先对对案情吧!案情大白之时,本官自会决断!”
西门庆上前一步,率先问道:“武松!你敢说你无罪?那我问你,你家后院那十九具尸体从何而来?”
太史昆挡在武松身前,辩护道:“西门小官人,那十九具尸首从何而来,我们也纳闷着呢!想当日武松只是在自家后院掘了几个土坑,准备窖藏几翁好酒而已!谁曾想,过了不到三日,这些土坑里就躺满了死尸来着!你想想看,若是武松挖坑为了埋人,又怎会十九具尸体挖了十八个坑!搞到最后,还得俩人往一个坑里埋,结果让狗子叼了一条后腿去!而且关于这一点,我有证据!”
太史昆拍了拍手,立刻有衙役捧上一翁好酒来。太史昆指着酒坛说道:“列位大人请看!此酒便是武松要埋于后院的酒坛!这个证据,我想足以证明武松挖坑是为了藏酒,而不是藏尸了!”
公案上三位官员闻言,皆点头称是。黄知县道:“铁证如山,铁证如山啊!如此铁证面前,想必那武松挖坑,的确是为了藏酒!”
西门庆拍了拍手,有衙役呈上血刀、血衣各一件。西门庆指着血衣、血刀问道:“列位请看,这两件物品,正是案发当日自武松床下搜出,不知太史兄从何解释?”
太史昆笑道:“西门小官人,我来问你:若是你杀了人,会不会将血衣、血刀藏入自家床下?”
西门庆哂笑道:“自是不会!是人都知道,杀人后须将凶器远远抛弃,又怎会置于自家床下?”
“哈哈哈!武松是人,他自然也不会做这等傻事!”太史昆道:“武松床下放了血衣、血刀,那分明是说武松没作恶事,心胸坦荡!”
众官员闻言,皆点头称是。只有武松一人,呵呵傻笑。刘知州道:“武松头枕血衣还能坦然入睡,自然是因为他不心虚呀!昆哥分析的太有道理了!”
太史昆略一拱手,朗声道:“诸位!请听在下一言。凡是灭人满门的血案,都会有作案动机的,这作案动机无非是谋财、复仇、奸情、泄愤这么几点。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做下这等大案的凶手,只要分析一下他的作案动机就会真相大白的!不知诸位大人可认同在下的说法?”
三位主审官低头哈腰地齐声说道:“认同!认同!昆哥说什么,我们就认什么!”
“既然大家认可,那么我就试着分析一下武松的作案动机了。”太史昆迈着八字步,缓缓道来:“胡家被灭门时家中财物并无缺少,因此谋财不成立。胡家的女眷一并都被杀了,且武松阳气旺盛,显然还是童男之身,所以奸情自然也不成立。武家、胡家都在清河县居住了十代以上,之前没听说两家有何积怨,因而复仇也不成立,剩下的,唯有泄愤这一点了。”
“之前武松与胡铁牛的矛盾主要是这么一点——胡铁牛曾放言要卖武松去汴梁做鸭。所以大家认为,武松若是泄愤,也定然是为了这件事。可我就不明白了,武松他压根就没为这件事情生气,他又泄的哪门子愤啊!”
太史昆面色一正,向武松问道:“二郎,我问你,假如每天都让你换着女人玩,你会生气吗?”
武松笑道:“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当然不会生气!”
太史昆又问:“二郎,我问你,假如我介绍你去汴梁工作,你会生气吗?”
武松道:“我怎么会生气!去首都工作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儿啊!”
太史昆听完武松的回答,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向三位主审官说道:“诸位大人可都听明白了!武松很高兴去汴梁做鸭,他又怎么会生胡铁牛的气!所以我说,武松他压根就没有做这件案子!”
三位主审官恍然大悟,纷纷起身鼓掌。朱大贵道:“果然是真理越辩越明啊!让昆哥这么一分析,这案情马上就简单起来!现在我怎么琢磨,胡铁牛一家也不会是被武松杀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