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陌刀的制造使用方法,然后让张飞来组建陌刀队,并且在以后大规模推广开,出去开疆拓土砍胡虏,这东西辅以骑兵,再加上神臂弓之类强弩,基本上就足以压倒周围所有敌人。可别说汉朝周围没有敌人,那些鲜卑首先要砍,高句丽那些家伙也得砍,虽然这些家伙都臣服于汉朝,但臣服和收税是两码事,如果派官员把他们郡县化,然后让他们向朝廷交税,那他们是肯定不干。
这样就需要去砍他们了。
还有羌人。
还有南方那些不适合骑兵的地方。
总之以后有的是可砍,实在没得砍了还可以去西域,这时候汉朝在西域就一个长史府了,仅仅是象征性的存在,那么以后必须得砍一砍的,仿照唐朝在那里设军镇,并且大量驻军移民是唯一选择,只有大量移民后才能进行同化。
另外还有具装骑兵。
这个时代的具装骑兵还达不到铁浮屠那种标准,但战马却超出铁浮屠的标准了,所以还需要对士兵和战马的铠甲进行一下完善,完善到隋唐具装骑兵的水平就行了,然后再给他们配上唐朝版的马矟这样就足够了。这样的骑兵足够横扫西域甚至去揍贵霜,波斯这些西方帝国,包括这时候的罗马军团也扛不住这样的汉军,实际上这时候罗马军团也都快日薄西山,他们连安息骑兵都打不过呢。
不过真要到打这些国家时候也就该上火药了。
杨丰计划中冷兵器巅峰版的汉军只是用来砍周围那些胡虏的,毕竟这个过程得十几年,等到经营起西域作为基地,估计得二十年级别的。
那时候他不可能还用冷兵器。
而且那时候这一代名将们基本上都退出战场了,下一代是纪律化士兵的时代,然后就可以上火枪来排队枪毙罗马军团了。
当然,主要是让张飞这些名将们扛着步枪不符合皇帝陛下审美,让他们扛着马矟,扛着陌刀,然后带着具装骑兵横扫战场,领着陌刀队去砍翻所有敌人,这才是符合皇帝陛下审美的,所以在这些名将们退场之前他是不会让汉军进入火药时代的,都排队枪毙了这样的冷兵器名将不如狗,随便一个训练三天的士兵就能一枪把他们放倒。
还是不要破坏他们的美了。
就让他们在冷兵器的巅峰中华丽丽谢幕吧!
“陛下,江东的接驾使者到江陵了!”
诸葛亮突然凑过来说。
“孙权派何人来接驾?”
杨丰说道。
“顾雍顾元叹,另外吕蒙吕子明率三千水军,战舰五十艘亦至巫县,但以冬季水浅滟滪堆尽出大舰无法上行故此不再继续向前,留驻江陵等候圣驾。”
诸葛亮说道。
“一个滟滪堆就挡住他们接驾吗?”
杨丰冷笑道。
当然,他这就有点无理取闹,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堆尽出就代表长江水位已经降到最低,下行的确没有妨碍,但上行就极易在夔门的水流冲击下偏离航道搁浅,顾雍和吕蒙的理由也不算不合理,而且他们为了接驾再继续上行数千里也的确有些夸张了。巫县已经是荆州的西界,再向前就是益州东界鱼复也就是奉节,中间隔着一道瞿塘峡,顾雍二人到巫县也不算失礼,毕竟这时候孙权的身份只是会稽太守,就是在建业等着杨丰也是可以的,荆州刺史得到益州来迎接皇帝,但他又不是荆州刺史。
旁边的诸葛亮等人都没再说话。
“那就启程吧,朕倒要去会会这个会稽太守!”
杨丰说道。
第759章 来,朕赐你金手指
杨丰在成都登船沿岷江而下。
这时候的益州核心区就是蜀郡再加上广汉和犍为两郡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都江堰辐射出的一个扇形灌溉区,这就是天府之国的核心,依赖着这座古老的水利设施,这片土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哪怕以这个时代的农作物和农业技术水平,这片实际上只有不足一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在东汉的鼎盛时期也养活了两百多万人口,而且是指户籍上的人口不包括奴婢和隐户。
但在这三郡以外都差得多。
不过也有特殊的。
益州刺史部还有一个户数虽不如蜀郡,但人口却超过的郡,在一个现代人肯定无法想象的地方。
永昌郡。
治所云南保山,一半在云南一半在缅北,人口一百八十万。
不得不说现代遗忘的东西太多,比如汉朝的交趾郡也就是河内七十万口,是同时期广州的八倍。
杨丰的巡幸不仅仅是展示他的神迹或者说沿途装逼的,他还是一台新技术的播种机,不断传播各种适合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水利建设技术,尤其是各种肥料的利用技术。这时候的肥料还仅限于人畜粪便,所以魏晋南北朝时候出现的绿肥,宋元的堆肥,河泥,火粪乃至于明清时期的骨灰蘸秧根之类统统教授,就连石灰改良土地酸性的技术也都教了,既然暂时他还不可能去挖鸟粪……
实际上挖了也到不了这里。
那么他也就只能用这些技术给农民们开点小挂了。
至于良种……
这个他就真没办法了。
唯一能做的也就是想办法弄棉花,但这个需要时间,毕竟得从印度埃及这些地方慢慢弄来,这时候海上贸易不行,还得全靠着丝绸之路,不过他要是建造大型海船远航的话应该可以加快一下,比如从永昌郡造船顺流到仰光开殖民地。
另外永昌郡本来就有路穿过野人山去阿萨姆。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
现在他能帮助刘备的是教他开盐井。
四川盐井这时候只有一个富顺,汉章帝时代富顺的井盐就开始开采,天下第一井大公井也出现,但直到北周时代才真正发挥威力,至于自流井就很晚了,到明朝才开始出现,杨丰需要做的就是教刘备扩大规模同时继续深挖然后利用天然气煮盐。这套东西玩好了四川乃至周围都不用愁盐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控制周围山民非常有效,当年阁罗凤拼命地向北扩张,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四川的几口盐井,对于现代人来说很难理解这时候西南地区山民对于食盐的渴望是多么疯狂,控制盐井就能控制他们的命脉。
当然,这东西肯定是官营。
全汉朝的盐业都是官营,这是皇帝陛下搞出来的当然也就是皇帝陛下的产业,刘备只是在替他管理而已。
另外还有蔗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