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第103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纲深吸一口气说。
“有司?原大理寺正卿和俩少卿都上了断头台,断刑正,丞皆关押待罪呢,大理寺事务由老夫代管,老夫就在此判其死刑。”
杨丰说道。
“死刑需交刑部复核。”
李纲说道。
“已经改了,不用刑部复核,大理寺的审判就是最终定罪。”
杨丰说道。
“国师非杀杜充不可?”
李纲说道。
“是的!”
杨丰很坦诚地说。
“若国师非杀杜充,某请辞官!”
李纲说道。
“那也正好,南道总管本来就是临时设立,此时已无用处,梁溪老弟为国操劳日久,正好先休息些时日。”
杨丰说道。
“杜充不过提一谏议,国师以私怨杀之何以服众?国师以一言变朝廷成法欲置朝廷于何地?”
知兴仁府曾懋愤而说道。
“曾使君为京师藩屏,相距不过两百里,半年间未见提一卒勤王,据说当初宗泽邀你勤王还拒绝派兵,难道这就是为臣之道?这个知府你就不要再做下去了,回家好好反省一下,多读读书学学那忠义之士,纵不能为张巡许远,亦当无愧李彦仙。”
杨丰脸色一变说道。
曾懋一下子傻眼了。
李纲不断向张叔夜使眼色,但张叔夜一脸便秘的表情就是不开口,他恨恨地长叹一声,摘下自己的官帽递给旁边一名六甲神兵,带着无尽的怅惘走了,然后曾懋眼泪汪汪地看着两个六甲神兵上前,把他的官帽一摘架起俩胳膊也拖出去了,还被按着的杜充更傻眼了,趁着士兵疏忽,他毫不犹豫地扑向那些大臣,抱着其中一个的腿求援,但那些大臣只能报以爱莫能助的表情了。
谁让你自己作死呢?
谁让你提什么不好,偏去提让他上山养老呢?在杜充的哀求声中,两名六甲神兵上前拎着他胳膊也拖了出去,只不过他的目的地是皇宫门外立着的断头台。
杨丰淡然地看着这一幕。
话说他就是在挑衅,他就是要用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手段,先逼着这些外面的地方官员们跳出来,如果有人敢清君侧就最好了,然后他就可以再大开杀戒,汴梁城内他已经清洗得差不多了,但汴梁以外还没有。河北河东汴梁周围没什么问题,通过这场大捷都知道他的威名,就算官员想造他反,老百姓和当兵的也不会干的,但南方的不行,所以他要刺激南方士绅造反,然后他再凶残地拍死趁机牵连一下,总之再杀个几千衮衮诸公估计也就不会有人敢反对均田制了。
而李纲祖籍福建,但是无锡人,曾懋是江西人。
他们都是南方士林所仰的名流。
以这样的方式被他踢回去,估计用不了多久他这个董卓的身份就坐实了。
等打下幽州来,他再把均田制往外一抛,把新式科举制度向外一抛,那么南方的士绅会毫不犹豫地起兵清君侧的,剩下就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平叛旗号把这些家伙掐死了。
第721章 御街大战
然而令杨丰意外的是,第二天那些文官们的反击就开始了。
宣德门。
“居然敲登闻鼓?”
杨丰站在城楼上,饶有兴趣地看着门前御街西边的登闻鼓说道。
此时这面直达天听的大鼓前数以千计的士子聚集,这里面不光是汴梁城里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汴梁周围紧急赶来支援的,毕竟汴梁城内那些敢反对国师的士子绝大多数都还在太学圈着呢。设在大相国寺的法庭还在夜以继日地审讯判决,因为数目太多估计得过个十天半月才能审完,不过之前审完的那些,这时候已经开始装船往海南岛送了,照杨丰估计经此一事之后海南岛也算冠盖云集。
但汴梁周围那些士子的力量还是很强的,尤其是随着金军的覆灭,原本被困在汴梁城内的圣教也开始向汴梁周围急速蔓延,然后……
然后双方矛盾就加剧了。
虽然圣教是以道教为基础的,但那些均田的思想,却是直戳那些士绅肺管子的,如果不是因为圣教的老大实在太可怕,恐怕早就已经撺掇地方官员当邪教剿灭了,可哪怕那些士绅再仇视,在国师刚刚一个人杀了近六千金军的恐怖力量镇压下,也知道跳出来很作死。
看看杜充就知道了。
杜知州的人头可是还很新鲜。
于是那些因为城内正大肆迫害士子,还有李纲和曾懋被撤职而满腔义愤的各地士子,就成了他们向国师展示力量的手段,或者说被他们给当枪使了,然后汴梁城内残留的,再加上城外最近几个县的士子,就这么一下子涌进汴梁,跑来敲登闻鼓为李纲和曾懋鸣冤。给杜充鸣冤是没用的,杜充的确在沧州屠杀流民,而且这些流民很多还是原籍沧州只不过前几年去燕山府然后回来的,即便这样也有大量被杜充以奸细嫌疑杀了,甚至也的确连老弱妇孺都杀,哪怕历史书也给他加了一句无噍类。
国师根本没冤枉他。
当然,赶正常他还是不会死,说不定最多降点官,毕竟他是为了防止有人给金军做内应。
手段残酷了点。
但对于文官来说这情有可原。
他又不可能去杀那些士绅,杀那些富商有关系的,无非就是杀些草芥一样的贫民,就算有人告也无非象征性惩罚一下,给他降个级,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工作,总之这就足够了,让他给那几千口难民偿命这就未免太过于夸张了!
好歹那也是个进士出身。
大宋朝一百多年不就才出万把这样的栋梁之才,岂能因为一点小过就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