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抱头尖叫着。
那长老突然把刀放下了。
“来几个人,把这狗皇帝吊起来!”
他对后面的手下喊道。
几个人立刻走过来很麻利地把咸丰吊起来,那长老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一下子割开咸丰胸前的衣服。
“狗皇帝,让你也尝尝千刀万剐的滋味,苏丹陛下,兄弟们给你报仇了!”
他仰天长啸一声。
紧接着那小刀划向咸丰胸口……
“砰!”
一声枪响。
那长老的身体猛然一晃,紧接着他踉跄一下愕然回过头,在那道被他们炸开的豁口处,赫然站着手举短枪的俄国公使,而后者身旁是数十名正举枪瞄准的俄军士兵,下一刻他们的枪口喷出了火焰……
而就在此时,刚刚逃出南门的官绅百姓正跪倒在路边,在他们中间的道路上,身穿金甲的大明神皇骑着白色骏马缓缓走过,两旁的旷野上无数单手举着马枪的骑兵汹涌向前,其中一些在马背上端着枪,不断向着城外那些正在西逃的铁杆庄稼们开火,甚至有骑兵已经冲进他们中间,举起手中马刀凶猛地劈砍。
“你是何人?”
杨丰端坐马上,看着路边一个跪倒迎驾的一品大员。
虽然后者帽子已经没了,但身上的官服还在,那仙鹤补子在人群中看着很是醒目,六七十岁年纪也是白发苍苍,带着一脸的茫然落寞跪在那荒草中。
“罪民鞑清伪少师,都察院左都御史邓廷桢。”
后者俯首说道。
“你在广州时候可想过这一天?”
杨丰问他登陆时候的两广总督。
“罪民不识天命,伏请神皇赐罪!”
邓廷桢说道。
“算了,都到如今了,就给你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调一队士兵送他南下,去四川晓谕林则徐,朕不想四川再经战火,他自己看着办吧!”
杨丰说道。
原本历史上这时候四川总督是琦善的,不过琦善因为广州的惨败被道光赐死了,而原本因为失镇江而发配新疆的林则徐,和邓廷桢一样被逃到长安的道光重新起用,后者在朝当都御史,前者外放四川做总督,但因为是外地人而且家乡早就变成明军控制区了,所以并没有太大权力,顶多算是一个朝廷和四川士绅之间的一个中间人。而四川的军权掌握在成都将军的手中,不过他率领的一个旅新军和荆州将军所部一个旅新军,都在夔州驻防以备明军进攻三峡,而贵州的江忠源护他们侧翼,云南的清军虽然丢了昆明,但依旧死守在川滇边界一带阻挡李开芳部。
这支清军的主力实际上是从藏区撤回来的驻藏清军,另外再加上大小金川的土司兵,利用云南的崇山峻岭倒也暂时阻挡住了李开芳。
如果林则徐投降就不一样了。
他和四川士绅会断绝这些家伙所有后勤补给,无论夔州的八旗新军还是为大清死守贵州的江忠源,还是云南北部那些清军,所有物资供应都得由他调拨,他和四川士绅只要投降杨丰,那么这些人就只能做流寇了。
“罪民尊旨!”
邓廷桢俯首说道。
那就交给你了!
杨丰说完抬起头看着前方,然后马鞭一指说道:“走,进城!”
第647章 老佛爷的小确幸
当杨丰率领着明军进入长安城的时候,伴随一声巨大的爆炸,连接渭河两岸的浮桥被一桶火药炸断,渭河北岸咸丰怅然南忘,带着落寞与悲凉在俄国使馆卫队的护卫下开始了他漫长的西逃之路。
两天后他到了凤翔。
而就在同一天,僧格林沁率领骑兵匆忙回援。
但他刚出潼关就得到了杨丰攻克长安的消息,明白大势已去的他,随即驻军潼关并下令新军放弃陕州,在接下来几天里,随着林凤翔率领第十一军军部和一个步兵旅到达长安,洛阳的明军开始越过崤山,僧格林沁最终放弃潼关并且渡过黄河北上逃往山西。不过他并没有固守山西,而是凭借强大的军力,将山西那些把他们视若救星的晋商和地主们洗劫一空,然后率领这支总计包括两万骑兵和三万骑马步兵在内的庞大军团,带着洗劫来的粮食牲畜和金银财宝北上出雁门关逃往大同。因为他的洗劫导致以绿营团练为主的太行山防线崩溃,明军几乎兵不血刃杀进晋中平原,然后又以汉奸罪把晋商各大家族彻底一锅端了,尤其是清初那些皇商家族连骨头渣子都刨出来挫骨扬灰。
就像是流寇一样,带着大军一路洗劫的僧格林沁,也并没有止步于大同,而是在把代北各地能抢的全抢一遍后又逃往归绥。
他是个聪明人。
这些地方都已经不可能守住了,既然这样就干脆让那些士绅最后为大清尽一份力吧。
而就在同时,四川总督林则徐在邓廷桢的劝说下,最终在成都宣布反正,三峡前线的绿营和团练将领在汉中提督胡超现身说法下,为了保住自己的家财率军突袭了成都,荆州二将军所部八旗新军。后勤补给断绝,而且遭到绿营团练和明军两面夹击的两万八旗新军不得不弃三峡向贵州逃亡,他们和大清最后的忠臣贵州巡抚江忠源一起,再加上同样腹背受敌不得不躲进山林的云南清军,就这样变成了一群困扰贵州治安很多年的土匪,在持续不断的清剿中,一点点被消磨殆尽或者干脆消失在深山密林中做了野人。
而这时候咸丰已经逃到了凉州。
得知这个消息后,僧格林沁弃归绥沿黄河赶到凉州与咸丰会合,这个算得上对大清忠心耿耿的蒙古人保护着大清皇帝继续西逃,他们漫长的逃亡最终止步于迪化,并且在迪化召集蒙古各部大会继续以大清皇帝为尊,同样第一支哥萨克骑兵也在他们的欢迎中到达,不过这一次到会的只有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一部分,漠南蒙古的一部分王公选择了向大明投降。
尽管他们被废除了一切官爵。
甚至就连他们和家人都被强制性迁移到了南京,他们的牧区由大明驻军并代管,从那些牧民以后每年所交税里抽一部分作为他们的生活费……
当然,给他们多少这个就得看心情了。
而且只能领三代。
但即便是这样,漠南蒙古的一些王公还是选择了投降,这些年的战争已经耗尽了他们的青壮年,尤其是作为最早奉诏南下的乌兰察布盟各部几乎都没青壮年了,那些女人带着小孩在草原上艰难度日的场景,连那些王公们自己看着都想哭。而在僧格林沁弃山西和宣大后,他们已经直面明军兵锋,要么投降要么灭族,他们可不认为那些女人带着小孩能抵御堪称所向无敌的明军,最终这些蒙古王公们悲凉地接受了他们的命运,一人给神皇写一份纳土献地的上表,然后到南京被圈养了。
而另一部分没有参加的,包括僧格林沁的老家科尔沁各部在内,则继续跟随盛京的鬼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