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狗东西想干什么?”
长安南门,守门的八旗新军管带胜保怒吼道。
在他面前仿佛被洪水推过来的垃圾堆般,密密麻麻挤满各种颜色,这是颜色来自于人的衣服,头上带着的帽子,赶着的驴车,甚至还有一些官绅的轿子,当然也包括各种皮肤的颜色,在西北的那夹着沙土的风中不断冲击着城门处的守军。
这是城内。
“快开门,我们要出城!”
“快跑啊,别留在这里给他们挡炮弹。”
“快开门,我有紧急军务。”
……
然后各种混乱的声音嘈杂的响起。
“别听那些谣言,谁说发匪打过来了,那崤山有僧王在就跟铜墙铁壁一样发匪难道飞过来,都是奸细在散播谣言!”
胜败吼道。
“那官文带着新军去子午口干什么?”
下面一个声音喊道。
“朝廷大军调动还需向尔等解释?”
胜保恶狠狠地吼道。
官文带着八旗新军留守长安的两个骑兵旅是昨天晚上出城,但很显然并没有瞒过长安百姓,因为上次道光在北京拿老百姓当肉盾的恶行,长安百姓都已经清楚大清皇帝的节操,一旦明军真打过来,那指定还是要拉他们去挡炮弹的,既然是这样谁还敢留在城里?更何况城里的粮食都在皇城或者说原来的驻防城,四川运来的直接送前线,民间日常储备的粮食估计吃不了一个月,一旦明军围城没吃的肯定要饿死,既然这样那还不赶紧跑路避难,那明军又不祸害百姓,遇上没吃的还给粮食,只要不是被围在城里就肯定没什么危险。
于是整个长安百姓就连那些汉人官绅也都开始了逃亡。
话说那些士绅也受够了。
一开始他们还是欢迎大清的,可这两年多时间过去,他们已经清楚了关中养不起这些铁杆庄稼,更养不起一个朝廷和庞大的军队,就那水稻一亩地平均不到三石,旱田平均不到一石的亩产,养活原本那点人口都得从外面运粮,更何况又加上了几十万铁杆庄稼和一个庞大的朝廷。另外还有几万蒙古骑兵,以后据说还有俄国兵要来,这些人马都是要吃饭,都是要靠他们来养活,话说这时候就已经开始有饿死人的,幸亏前期剿匪还抄了些粮食牲畜另外四川的粮食还运来。
但匪也剿完了,死的那一百多万人原本应该交的粮食也没了,明军下一步肯定打四川,到时候四川的粮食也断了……
关中会饿殍遍野的。
然后就会像当初明末时候一样流寇蜂起的。
那些士绅也不想这样。
一旦这样他们也是要死的,虽然明军来了要田,但明军不杀人,而饿殍遍野流寇蜂起他们也是要死人甚至全家死光光的。
两害权其轻很显然还是带着秩序而来的明军更好一些。
“别听他的,有没有刀客,冲上去打开城门,肃亲王家三德子说的,肃顺的告急奏折前天就到了,明军在洵阳已经北上,那杨丰带着好几万大军乘自走船从襄阳过来的,光大炮几千尊呢!”
一个老乡绅吼道。
人群骤然间再次汹涌起来。
胜保毫不客气地扣动扳机。
枪声中那老乡绅愣了一下,紧接着尖叫一声:“杀人了,旗人杀老百姓了!”
“轰!”
人群彻底失控了。
城门前的八旗新军一下子被淹没。
几乎同时城内的一处地方冒出滚滚浓烟,还没等那些逃难的老百姓反应过来,就看见一群穿着特殊的人拎着刀从某处巷口冲出来逢人就砍。
“血债血偿!”
“杀那狗皇帝!”
……
那狂热的吼声让长安陷入了真正的大乱。
第646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
随着这些复仇者的出现,长安城内的秩序彻底崩溃。
虽然他们的数量并不多。
道光当初曾经对城内进行过一场彻底的清洗,哪怕没有参与叛乱也被赶出长安城,然后用清空他们的房屋来安置很多还住帐篷的铁杆庄稼们,毕竟他也清楚自己的皇宫外面不能住着一群想杀自己的,所以这是复仇者只是一百多可以说类似死士的,他们原本在一个长老带领下潜入城内行刺咸丰,以此为他们那死去的上百万族人报仇,至于这样做会导致鞑清内乱明军趁虚而入的问题……
他们喜欢用脑子考虑吗?
他们讲究的是血债血偿,以血还血!
再说他们敢来行刺咸丰那就准备去享受那到处是宝石的花园,人家根本就没想过活着回去,既然这样他们死后的事情关他们屁事,能给他们的亲人报仇就行,反正都是死,那就拖着仇人一起死吧!
最终他们就这样杀了出来!
而他们的砍杀导致城内原本濒临崩溃的秩序彻底崩溃,当第一道城门被逃难的老百姓硬生生冲开后,城内关于旗人杀老百姓,那些报仇的杀老百姓,还有明军打过来官兵要用老百姓挡炮弹之类谣言,一下子充溢了整个城市,再加上开始蔓延的火焰,天空中弥漫开的浓烟,惊恐的老百姓不顾一切地冲开清军阻拦打开各处城门蜂拥着外逃。而明白这长安已经完了的铁杆庄稼们也开始逃跑,然后就连官员和王公大臣们也跑,这时候趁火打劫的也出现了,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也出现了,甚至一些早就盼望明军的干脆冲向了各处官衙,开始真正砍杀那些王公大臣。
天街踏尽公卿骨的大戏就这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