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国公主咬着嘴唇看着他。
“呃,你怕师尊偷看吗?”
杨丰说道。
“哼!”
升国公主莫名地哼了一声,然后直接走进了那片石头里面,在消失前还回头偷看了一眼,杨丰这时候已经脱下衣服了,那头巨兽很是狰狞地暴露在空气中,升国公主的脸一下子羞得通红,赶紧回过头躲在石后,她试了一下泉水的温度,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始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虽然杨丰的黑船上有浴缸,一路上她们照样洗澡,但四个人轮流洗,肯定不可能一直舒舒服服泡着,此刻有这温泉她当然不可能忍住。很快她就脱得干干净净小心翼翼走进泉水,然后舒舒服服地躺下来,很是满意地长出一口气,不过紧接着就听到外面传来师尊哼歌的声音,她的俏脸立刻一红,紧接着拿起一个小石头,恨恨地扔在不远处的对岸。
“坏师尊,就知道找那贱女人。”
她低声嘟囔一句。
然后她低下头,看着清澈的泉水下面自己那肤如凝脂般的身体,朦胧的水汽下,那一抹异色赫然可见,她立刻害羞得双手捧住自己的俏脸,双脚用力在水中击打着。
突然间她目光停留在对面乱石中。
在那乱石的缝隙里,一个小小的脑袋正探出,一对诡异的小眼睛在不足一丈外和她对视着。
“啊,有蛇,师尊快来!”
她立刻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
几乎眨眼间,一个伟岸的身影从天而降落在她面前,她哭着一下子扑上去,就像考拉般死死地抱住了他脖子,两条腿紧接着向上一盘,下一刻她茫然地和杨丰对视着,然后她脸上露出一种非常古怪的表情,下意识地挪动一下身体,似乎她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东西硌着,必须得换一个姿势才能舒服些,但是还没等她完成这个动作,突然间身体猛得抖了一下,同时向下一落,紧接着就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目瞪口呆地和杨丰对视着。
杨丰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啊,裂了!”
骤然间她发出一声痛彻心扉的尖叫……
第532章 牢不可破的联盟
可怜的升国公主,在当天晚上才被杨丰趁着无人注意背回黑船,然后在大师姐狐疑的目光中,可怜兮兮地钻进被窝养伤去了。
至于她们的师尊……
她们的师尊不需要解释什么。
杨丰在台北停留五天,为他的雇员们确定了筑城的地点,建设港口的位置,而且还亲自领着一队雇员沿着一条支流划船到上游,在上游山溪间寻找到了一处黄金矿脉,这样未来这座城市就有了硫磺矿和金矿这两个经济上的支柱,而向南的平原则便于垦荒种田,甚至他还给了那些雇员一些神网……
呃,其实是大刺网。
毕竟他不可能让那些桨帆船玩拖网捕鱼,刺网是唯一符合标准的。
总之这八千名前海盗和他们的家人,其中包括他们在泉州抢的一大堆色目或者半色目女人,将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至于附近凯达格兰人……
需要管他们的想法吗?
他们有能力干涉一群全副盔甲甚至配备神臂弓的武装分子行动吗?
完成这些之后,杨丰驾驶他的黑船,带着他的三个徒弟离开,全速驶往蒲田,在蒲田他三徒弟家族毕恭毕敬地迎接下,赐给了陈家一袋仙种并亲自传授其仙种种植及育种之法,从此奠定了陈家未来富贵的基础,然后又带着他三徒弟返回临安,在临安拜访了一下三徒弟的父亲,因为他的特殊关系,还是太学生陈子龙立刻就被贾似道盯上,估计下一科进士及第甚至状元及第都是可以的……
实际上人家原本历史上就是宋度宗咸淳四年,也就是西历一二六八年的状元。
此时宋末那些阻碍民族融合的不识时务之徒都已经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比如文天祥正在宁海做节度判官,比如陆秀夫刚中进士,比如张世杰已经被杨丰弄到南宁去做知南宁军筑南宁城去了……
总之……
“大江东去浪千叠……”
杨丰站在船头高唱他的单刀会。
他脚下的黑船乘风破浪,狂飙在长江口的波涛中,在他背后的大喇叭里正在播放着牢不可破的联盟,就仿佛他的和声一般,这不搭调的诡异组合响彻在大海上,与海浪的声音激荡着。
而在他前方一艘大型商船正缓缓驶来,甲板上那些水手们瞠目结舌地看着这艘诡异的怪船,一些胆小的已经开始跪倒磕头,就在他们的惊慌中船舱内小玉转动舵轮,黑船拖着弧形航迹直冲过去,很快就靠近了这艘商船,正在唱单刀会的杨丰陡然间跃起落在其甲板上,用傲睨的目光扫视面前,而这艘船上所有人都忙不迭地向着他跪倒叩首。
“尔等来自何处?”
杨丰缓缓说道。
“回仙尊,小的是从唐岛而来。”
一名船主模样的毕恭毕敬说道。
“北人亦知本仙?”
杨丰说道。
“回仙尊,仙尊威名天下皆知,山东百姓皆传颂仙尊诛杀蒙哥,破忽必烈十万大军之事迹。”
那船主说道。
“既知本仙,何故依然事鞑虏?归语李璮,莫忘其血脉,昊天上帝令本仙下界,正是为扫清鞑虏,恢复华夏,待得日后本仙北伐,鞑虏授首之时,那些甘为汉奸者当代行天诛,若早日反正尚可得赦免,若能为恢复华夏建功,富贵依然可保,执迷不悟者就是自取灭亡了,那张柔父子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杨丰说道。
呃,这就是他下一步目标。
切割蒙古。
第一步就先从李璮这个原本历史上两年后起兵造反的军阀开始。
实际上这时候的李璮已经形同割据了,忽必烈正在远征漠北,准备和阿里不哥进行最后决战,北方的世侯们绝大多数都派兵跟随,但坐拥八万大军的李璮不但没有派兵,而且忽必烈登基后,他也从没去朝见过,相反却在不断扩建城池采购马匹,而前者是忽必烈明令禁止的,这时候自青州向东的整个山东半岛再加上向南到海州一带,都已经控制在了他的手中,另外和南宋贸易频繁,大量采购粮食北上,可以说一直在为最后的造反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