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舰队不但包括了从江浙勤王的战舰,还包括了登莱水师和两艘福建的,实际上可以说是集大明各地水师精华。
但可惜仍旧和杨丰期待的相去甚远。
这样的实力别说是对上欧洲的海军了,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舰全部集结起来,也是可以横行大明海岸的。
好在它们还不需要面对这种对手,它们此时的敌人只是马圈子城上的二十门大炮而已,依靠着数量优势和镗床加工过的炮膛,另外还有热气球上观察员的简单调整,张名振的舰队和清军你来我往炮战倒也打得互不相让。
当然,这不是真正的进攻力量。
就在双方炮战进行当中,集结于西岸的无数小船满载士兵开始强渡辽河,在不断落下的炮弹所击打出的水柱中,所有士兵拼命划动船桨,这些来自水师的舢板向正对河湾铺城的原浮桥桥头位置迅速靠近,很快第一艘舢板就冲上了对岸。
但迎接他们的是不足一里外大炮射出的炮弹。
在炮弹激起的泥土中,明军士兵呐喊着登岸,然后越来越多的舢板靠岸,越来越多的士兵踏上东岸的土地。
与此同时马圈子城的城门打开,大队的清军骑兵从里面涌出。
登岸的明军开始结阵。
后方的杨丰紧盯着登陆点。
这第一批登陆的都是明军最精锐,很多老兵都是跟着他从宁远一直杀过来的,他们同样开始改用西班牙方阵战术,在这些士兵的手中是一支支长得吓人的长矛,虽然对面不断有炮弹打在他们中间,但这个时代的炮弹只要意志坚定就没什么可怕的,更何况还有舰炮在压制,真正对他们构成致命威胁的是清军骑兵。
好在那些舰炮同样也可以对付他们。
就在清军骑兵出城结阵准备向登陆明军发起反击时候,辽河上张名振的舰队中,那些小口径的火炮立刻瞄准清军骑兵,紧接着那密集的炮弹就飞了过去,虽然舰炮没什么精度,但在不足千米内,炮弹仍旧有很大一部分落在清军骑兵中,瞬间打得一片支离破碎。
但这同样不能阻止清军骑兵。
很快最先集结起来的一个牛录,就毫不犹豫地向着登陆明军发起了冲锋。
而同样最先集结起来的一队明军,也向自己前方伸出了一支支吓人的丈八长矛,在长矛的丛林中,是一支支瞄准前方的鸟铳。
“开炮!”
他们背后的河湾铺城墙上,杨丰淡淡地说道。
在他两旁一字排开的四十门臼炮,同时向着天空发出怒吼。
第102章 血战
“这是一场血战啊!”
河湾铺城墙上杨丰眺望对岸感慨地说道。
这的确是一场血战。
冒着侧翼明军舰炮的实心弹和正面河湾铺城墙上臼炮开花弹轰击疯狂冲锋的清军骑兵,就像汹涌的怒涛般撞击明军防线,然后在密集的鸟铳子弹中倒下或者硬生生撞到那如林的长矛上,瞬间就被扎成刺猬。而他们的对手同样在不断倒下,死于对面城墙上射来的炮弹,死于清军射出的利箭或者掷出的投枪,甚至撞进长矛林时候凶悍的撞击。
双方的死尸在一片不大的区域里不断地堆积着,汇入辽河的鲜血甚至都让近岸的河水为之变色。
但双方都没有退缩。
无论是死守这辽东大门的清军还是背负皇上期望的明军,都毫不退缩地在鲜血与死尸中继续厮杀着,而在明军后方一艘艘舢板不断靠岸,手持长矛和鸟铳的士兵紧接着从里面跳出,在前方血战的明军掩护下结阵,然后呐喊着冲向战场。清军后方马圈子城的城门处,一队队骑兵同样在不断冲出,在开火弹爆炸的火光中不断向前,吼叫着冲击明军那越来越牢固的防线,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在这座小小的渡口尽情展现。
“拿鼓槌来,朕为将士们助威!”
杨丰说道。
他身后鼓手立刻将鼓槌奉上。
紧接着一身龙袍的皇帝陛下开始敲击那面巨大的战鼓。
雷鸣般的鼓声中,河面上所有明军奋勇向前。
而在他们身后的河湾铺东城墙上一个刚刚扒开的,近五丈宽的缺口处,数十头水牛缓慢迈动步子从里面走出,然后一个庞然大物,在这些水牛的拖拽下缓缓地出现了,那水缸一样粗的铜绿色身躯,代表着它那恐怖的身份……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只不过此时这门巨炮的下面多了一个圆木制成的底座。
或者也可以说木筏。
但和木筏不同的是它两旁还有三十个同样圆木制成,外面包着铁板的宽大车轮,就像现代的大型平板拖车一样,托着上面重达七吨的巨炮,在三十头水牛拖拽下缓慢向前移动,哪怕在城墙上扒了一个十几米的豁口,也仅仅能让这拖车通过。
这就是对岸血战的目的。
想要轰开马圈子城墙,在这边开炮是没用的,因为辽河阻隔那炮弹只有打高抛弹道才能勉强够到那里,就像现在正狂轰清军骑兵的那些臼炮一样,但这样的话,想正中城墙得需要逆天的运气才行,而且实心石弹那时候也没什么力量了,所以想要砸开城墙就只能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移到东岸,在不足一千米距离直射城墙才行。
移过去没问题。
曹友义带着五门大炮从锦州到这里沿途过了不止一条河,每一门大炮下面都有一个这样的平板拖车,这是专门为了让它们在夏季辽河一带水网区活动而设计的,那些车轮宽近一米,就跟坦克的履带一样,车轴上甚至还套着现代的轴承呢!
但在这里,清军可不会允许它上岸然后完成架设,再装填弹药瞄准他们城墙不断开火,所以必须抢一块炮兵阵地。
至于说杨丰再玩轰炸……
那是靠天吃饭的,现在风正迎面吹呢。
热气球怎么往对面飘?
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从河湾铺城拖出,并且在那些水牛拖拽下向着河滩移动的时候,东岸清军也明白了这东西的用处,他们的攻势陡然加强,到这时候投入战场的清军骑兵都已经超过了两千,而渡河的明军甚至达到了四千,双方六千士兵把渡口不足一平方千米战场打成了绞肉机,四个小的西班牙方阵组成了绵延的防线。
这里两边是沼泽的地形反而有利于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