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丰沉吟一下,忽然弯腰把旁边一个小碾子拎起来说道:“炮口得和这碾子一样大。”
“呃?”
老头差点晕过去。
那碾子是碾火药的,他们这里也兼着生产火药和炮弹,虽然不是那种碾粮食的大碾,但那也得两百多斤重,就跟个小号的水缸一样,这炮口要是这么大那都能钻进个成年人去,他们以前造的红夷大炮都能轻松塞进去,这可是要命的活儿啊!
“怎么,造不了?”
杨丰脸一沉说道。
“不,不,陛下,只要有铜,草民就能造出来。”
那老头咬着牙说道。
这造不出来也得造啊!
“没问题,朕这就叫人送一批铜给你们,另外朕还会叫一些工匠来和你们一起干,还有也会给你们一些机械,总之这门大炮一定要能装进这个碾子,而且射程必须超过红夷大炮,炮弹倒是可以不用铁或者铅的,直接用花岗岩磨一个圆球就行,毕竟用铁的还是太贵了。”
杨丰满意地说。
他都穿越一回了,尤其还是在一个崇尚大炮的时代,不造几门巨炮玩玩终究是很难心安的,虽然乌尔班大炮夸张了,但造几门小号的还是没问题,乌尔班大炮炮弹一千多斤,他造个两百多斤花岗岩炮弹的还是没问题。
就用花岗岩炮弹。
用生铁的话成本太高,毕竟一炮打出去就现在的冶铁炉,整整一炉铁就直接没了,但石匠磨花岗岩球就无所谓成本了。
而且这种大炮也不超出这个时代工匠们的技术水平,唯一的问题也就是青铜的材质问题,但这个无非弄些现代的精炼铜和锡以最佳比例来冶炼,这样青铜的性能肯定甩乌尔班大炮几条街。至于剩下也就是大炮太重机动性差了,但他的炮肯定也不会达到十几吨这样恐怖的重量,七八吨重的话在辽东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打开牛庄后用船运进浑河就行。
呃!他造了就是用来轰沈阳城墙的。
想象一下十几门这样的巨炮堵在沈阳城外,对着城墙不停地轰击,偶尔有炮弹打高了,呼啸着飞进城内像陨石般撞在那些八旗王公们头上的场面,他也是感觉有一点点小激动的,这样的盛景无疑也是很壮观的。
“陛下,那些鞑子的人头如何处理?”
这时候曹友义凑过来问道。
皇帝陛下有堆鞑子人头的习惯,这都是他的老毛病了,但问题这不是守宁远时候了,那时候才刚开春,但如今已经是初夏季节,那东西无论堆哪儿都很麻烦,继续挂城墙上甚至还有可能引起瘟疫之类的,这场大战加起来一万多清军被杀,死尸都堵塞小凌河下游了,甚至不得不派人过去清理,但这一万多颗人头他不下旨没人敢处理。
“这还用说,拉到松山去堆京观祭奠死难军民!”
杨丰说道。
“还有,把阿巴泰和巴哈纳的脑袋都拿石灰腌了,然后传首各地,以后野猪皮同族的都用这种方式处理!”
紧接着他又说道。
第064章 公主驾到
玉田。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禁军大都督平西侯吴三桂,参见坤兴公主殿下。”
吴三桂一身盔甲,站在马车旁作揖说道。
“平西侯平身!”
马车的门帘掀开,崇祯目前幸存的唯一女儿,现年十五岁的少女坤兴公主朱嬍娖在一名侍女搀扶下,从马车内款款走出柔声说道。
“快,请殿下移驾!”
吴三桂向后面招呼了一下说道。
他身后一群早就准备好的侍女赶紧上前,将公主殿下搀扶到另外一辆更高级的大型四轮马车上,在大批骑兵护卫下先行驶往后面的玉田城,至于吴三桂他还得跟来的使者们讨论一些必要的程序问题,话说这些使者的身份可是很尴尬,这里面可都是他的老熟人,哪怕那个顶着秃脑袋和鼠尾巴的鞑子,那也一样是他的老熟人。
“骆兄,不知骆兄是以我大明之臣身份而来,还是以鞑虏使者身份而来?”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蟒袍之一说道。
“呃,这个……”
后者愕然一下,紧接着突然醒悟般说道:“吾乃大清太子太傅左都督骆养性,奉使贵处送贵君之女坤兴公主以明修好之意,平西侯切莫误会。”
他可是老奸巨猾,明白吴三桂这是告诉他,别让兄弟我为难啊,皇上早下旨了,你要还是以大明身份而来,那就不用说立刻拿下上锁链,但如果你是以清朝使者而来,那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起码的原则,我们肯定还是会遵守的。说到底吴三桂这是为了他好,皇上早就下旨了,降清的官员一律流放台湾给郑芝龙当奴隶,那他当然也不会让吴三桂为难了,于是大明太子太傅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另外也是前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就这样明确和前朝划清了界限。
至于最后一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这个不知所终,反正即没降顺也没降清,直接人间蒸发,当然也有可能在那个死人堆里没发现。
“那吴兄呢?”
吴三桂问另一个蟒袍。
“吾乃大清户部右侍郎,奉使而来。”
后者一脸庄严地说。
于是李自成进北京时候全家自杀的大明恭顺侯吴惟英弟弟,原本历史上降清后被封恭顺侯并带兵招抚山西的吴惟华,也同样和腐朽的大明王朝划清界限,明确站在了满汉团结,民族融和的光荣旗帜下。
吴三桂点了点头。
然后他用深沉的目光看了看剩下那个鞑子。
“我舅父身体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