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和老关谈了一个多小时,聊了很多,有工作方面的,也有个人方面,林文最终把辞职报告交给了老关。
“领导,让您费心了,麻烦您帮忙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办吧,再需要什么手续让他们给我打电话,我走了。”林文和老关告辞时,老关一脸愧疚,毕竟林文救了自己一命,而在病退的这件事情上,自己却没有帮上忙。
王晓飞一直在车里等着,见林文上车后,问道“林哥,我们去哪?”
“我们去爬山吧,放松一下心情,怎么样?”
晓飞有点吃惊地看着林文,这怎么突然要爬山去了?也好,自己也好长时间没到野外运动了。
“去哪个山?”
“大铁山,那里没人,我们就当野游了。”
王晓飞没有再多一句费话,开车就走,他可是在金城长大的,路很熟。大铁山离市内挺远,将近八十多公里,在黄渤海交汇之处,一般人很少有去山里面。
山临大海,爬到山顶时,是另一番景色,也是别样的心情。林文曾去过一次,但没有往山里走过。大铁山是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朝末期,日俄曾在这里发生过一场大规模战争,毗邻华夏的两个邻居,在自己家里打得一塌糊涂,懦弱的清朝廷却只能忍气吞声,唉,真是华夏民族的耻辱。每每触及这些的时候,心中的戾气不由暴升,自己也曾手握钢枪,也曾是铁血军人,可经过了十几年的磨砺,却变得消沉、颓废,被现实冲击的缺少了棱角,那曾经的凌云壮志也变成了少年的一个梦想,那一腔热血也渐渐冷却。
“晓飞,找个超市买些水和吃的东西,中午就到山里对付一下吧!”
“好的林哥,一会我去准备。”
王晓飞在一个大超市门口将车停下后,进去准备食物和水。林文下车后,点上一支烟,津津有味地吞云吐雾享受着烟草的味道。
无意中,他看到不远处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咦,竟然是这老小子,刘风,自己以前的领导,贪财好色之徒,偏偏还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这老小子在位时可没少整自己,那个地方讲究的绝对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还是一个大领导,也不知道他哪只眼睛看自己不顺眼了,不断地给自己小鞋穿,有一次实在是把林文弄火了,两人还差点干起来,自己的前途也就此断送在这个人的手上。听说这老小子后来进了机关,你妈,这种人模狗样的东西还能做出什么好事?本性摆在那里,无得不起早的东西。今天让我遇到了,无论是个人恩怨也好,为民除害也罢,先收点利息再说。
和他一起的那几个人,不知道他们站在那里比比划划的讲什么呢。管他呢,我离的这么远,动动手脚也不会被发现。想到这里,林文将一丝灵气直接击碎了刘风裤裆里两颗“蛋”!
本来刘风这老小子还意气风发地在那比划,下一秒钟,只听刘风“嗷”地一声惨叫,紧接着两只手捂着裆部,一头栽倒在地上,不停地打滚嚎叫,把他身边的几个人吓得一时竟不知所措,好好的人这是怎么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还以为他中邪了呢,个个面面相觑。
林文钻进车里,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观赏眼前这幕好戏。他心里暗哼一声呵呵,别以为这就完事了,那可太便宜你了,先把你变成太监再说,这是利息,本金以后咱们慢慢再算,老子以前奈何不了你,现在你就是个蝼蚁!
躺在地上的刘风终于受不了疼痛,昏死过去,这时候那伙人才从惊吓中醒过来,赶紧拿起电话叫救护车。
正在店里买东西的王晓飞,听到哀嚎声后立即从店里出来,见林文坐在车内,正看着叫声那边,只是脸上带着古怪的表情,他见林文没事,又转身进店里接着买东西去了。
。
第八十二章 山洞宝物
林文跟没事人一样,坐在车里又点上了一支烟,悠闲一边吸烟,一边看热闹。王晓飞动作很快,买了一大包东西,放在后备箱,正要启动车时,林文说“晓飞,不急,稍等会。”
林文津津有味地看着那群人乱成一团的样子,心里发出猥琐的奸笑。救护车终于还是拉着响笛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昏死过去的刘风抬到车上,救护车飞驰而去。
“走吧,热闹看完了,咱们爬山去,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景。”王晓飞见林文脸上那古怪的笑容,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但他却不会多嘴,这就是多年所养成的一种素质,服从,还有就是不该问的绝对不问!
大铁山由多个山丘连成,连绵起伏,山不是很高,但山中的空气和风景比起市内,不可同日而语。
王晓飞把车开到山脚下,锁好车后,两人开始找一条小路上山。王晓飞以前也经常进行丛林训练,登这样的小山自然不在话下,背着一个大背包在前面开路。
林文现在身体素质如果和王晓飞比的话,那绝对称得上是变态,迈着轻松的步伐跟在王晓飞后面。刚开始王晓飞还担心林文的体力,怕他跟不住,可看他那副轻松的样子,真有点闲庭信步的意思,显然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二人也不急,边走边看风景,没到一个小时就登到了山顶,虽然山不是很高,看着下面和远处的风光,依然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百年前曾历经炮火蹂躏和摧残的山体,再也找寻不到一丝战争的痕迹,虽然现在只是初春时节,但还是有一些绿牙冒了出来,新的生命在孕育和萌发,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山中的灵气虽然稀薄,但有胜于无,林文还是吸纳了一些融于体内。此时已经将近中午,两人取出背包中的食物,边吃边看风景,不失为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心灵的放松。
吃好了东西,林文站起身来,向远方眺望,当他望向对面的山时,无意中透视到一个隐藏在大石头下面的洞穴,一时好奇,不由得向洞穴深处透去。山洞不是很深,应该不到三十米。
咦,洞里还真有料,在洞的尽头竟然有两具人骨骼,旁边还有像旅行箱大小的两个木箱,再透视一下箱子,林文不由得有点兴奋,里面竟然全是珠宝,一个箱子装的是各类玉石翡翠制品,另一具箱子里面装的全是金元宝。哥们这是运气来了,登个山都能捡到宝贝,这也全依赖于这双能够透视的眼睛,如果不是能够透视的话,怎么可以看到大石头下面的洞呢?
林文压抑住心中的惊喜,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它们搬回去,哥们可没想着把它们上交,里面的人都已经变成白骨了,谁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上交了还不知道要便宜了谁呢,还不如便宜自己。林文记下了这个地方后,又和王晓飞爬到另一个山头,下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玩的时间也不短,户外锻炼就此结束,二人便开车回家。
林文休息了一晚,第二天自己去商店买了两个结实的帆布大背包,放在后备箱里,准备晚上去把山洞里的宝贝弄回来。本来想过要王晓飞跟着一起去,可跟他相处的时间还是太短,财帛动人心,自己倒也没什么,可不能不为儿子的安全考虑,所以决定还是晚上自己一个人去搞定。
天黑后,林文把车号牌摘掉,自己开车来到昨天停车的地点,将车停好后,戴上手套,换上一双新鞋。黑暗对于林文的眼睛来说根本就无所谓,什么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以他那变态的体力飞速地奔向隐蔽洞穴。挡在洞口的大石头应该有一吨左右,把洞口封得死死的,只是在下面两块石头的叠压处有一些缝隙,如果不是挡的严实,估计也早被别人发现了,那就没自己什么事了。林文使足力气开始推石头,可能是因为封存太久了的原因,石头只是活动了一些,并没有移动。
林文运转体内灵气,将力量集中在手臂处,再次去推石头,费了好一番力气,终于将石头推动了,当洞口露出了一米大小的空隙时,林文小心地停了下来,确认石头不会滚回去后,才爬进洞里。因为自己刚才在洞外已经观察清楚了,里面除了两个箱子和几副骷髅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洞里面倒是挺大,低着头就可以走进去。林文直接走到尽头,把箱子里面的东西装在了两个包里,再透视一下地面和四周,确定没有了其它东西后,将两个包背出洞口,然后又返回洞中,将一些痕迹清理一番后,把大石头又推回原处。
折腾了这一番,也感觉有些疲劳,坐在地上灵气运转了几个周天,一扫疲惫之态。两个背包里的东西确实不轻,可这点重量对于林文来说倒不算什么,他只是担心把里面的玉器碰坏,为了保险,只好背一个扛一个,快速往山下返回。
回到家里将东西放入地下室的时候,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自己折腾了一夜,也没来得及细看里面的东西,只好等到明天再说。
林文轻手轻脚地返回卧室,一觉睡到中午,起来冲洗一番,不想麻烦董大姐,找了一盒泡面,对付着吃了一口,又钻到地下室,去仔细看看昨天拿回的那些物件。
打开背包,这个里面装的全部是玉镯、挂件、手把件、玉碗、玉雕、项链等等,还有一少部分是金银做成的饰品,看得林文眼花缭乱,这都是从哪里弄到的呀,看这做工,都是精品,自己在古玩鉴定这方面倒不敢装,这不是一天两天看几本书就能成为高手的,必须要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的沉淀才行,各个朝代都有它不同的时代特征,甚至每位皇帝在位期间制作出来的东西风格也不尽相同,历史知识、实际考察、文物鉴别、上手感觉等等,都绝非一日之功。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去请教专家鉴定。
那些金元宝倒也不足为奇,只是好多金子元宝堆放在一起,给人一种宝气逼人的感觉。金元宝上面已经有了斑斑锈迹,古代制作工艺还不精良,无法把金子提到更高的纯度,里面有一些铁和别的杂质,时间长了出现氧化现象,才有锈一样的东西。现代已经很少再去制作金元宝,大多是把金子制作成金砖或者金条,这是古货已经可以肯定,相对来说,这些金元宝比起玉器的价值要低得多。
林文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实在是美,自己的好运来了,有了这双神奇的鹰瞳后,最起码让自己发了财,经济上再也不用发愁。
。
第八十三章 巧探行情
林文从中挑选了一个翠绿手镯,已经接近玻璃种,颜色呈深绿,色泽分布均匀,绝对是一个极品手镯,林文擦拭了一番,手镯发出了诱人的色彩。将这些宝贝收好后,将手镯装进兜里,随手又挑了一个“步摇”。
“步摇”是华夏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自己在电视里面看过这种样式,在互联网上也看到过,知道叫步摇。是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上缀有珠玉,成花枝样式,晶莹辉耀。他又挑了一个金簪,一同装到兜里。
玉镯是准备送给孔琦的,那姑娘上次看自己送给赵君翡翠时,眼中还是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她天天教自己的儿子,自己还把人家该看的不该看的都看了,应该送给她一个好物件,女人喜爱珠宝是天性。
林文回到房间将玉镯放好,孔琦不在家,她和周华带着小峰补课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