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有系统这么个外挂在,皇帝私心还是想让楚婳上朝。
女人想要上朝太难了,他不好一意孤行,就只能先用各种各样的功劳堆一堆,堆得多了,就能堵住那些大臣的嘴。
赏不赏的,楚婳不在乎,这辈子她在衣食住行方面就没缺过,也没什么强烈的物欲。
倒是牛痘疫苗,她是真的想推广。
首先,她得纠正一点:“回皇上,牛痘疫苗并不是能够治天花,而是能够防天花,对于已经感染了天花的人是没用的。”
皇帝微微倾身:“说具体点。”
楚婳:“大盛有人种人痘,人痘的危险性太高,种人痘的人很多都挺不过来,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愿意种人痘的原因。 ”
这个太医院使太有发言权了,看楚婳的眼神如同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知己。
“楚大人所言极是!太医院设立种痘科已有十多年,诸多同僚殚尽竭虑,研究痘衣、痘浆等各种种痘之法,可愿意种人痘的人实在太少了。”
毕竟种了可能现在就死,但不种不一定会死——就是抱着侥幸心理。
在种疫苗这事上,古代现代的人没什么差别。
楚婳继续道:“牛痘的危险性会小很多,接种以后,身体会出几个痘,没有天花那么凶猛,容易治愈的。牛痘和天花其实不是同一种病,但得了牛痘治愈之后就不会再得天花。”
至于那什么病毒、抗体之类的专有名词,她自己也不是很懂,还是不提了。
太医院使第一次听说牛痘可以代替人痘,风险还不高,激动之下还记得多问一句:“可有已经接种过牛痘的人?”
楚婳摇头:“两个月前,我派了一些人前往各地寻找出过痘的牛和人,养牛的人是在养牛过程中接触到意外感染,所以严谨点来说,目前还没有真正接种过牛痘的人。”
“之前有消息传来,他们带着五头出过痘的牛回来了,接种牛痘需要做实验,所以我让他们去了京郊外的庄子待命。”
她都说得这么详细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好问的,唯有太医院使双眼放光:“楚大人,你是怎么想到用牛痘代替人痘的呢?”
楚婳沉默片刻:“因为我不想死?”
皇帝:“……”
百官:“……”
表情那叫一个一言难尽:你要说谎也找个靠谱点的谎言,他们才能配合着信啊。
“两个月前,我听说有个村子爆发天花,为了不让天花传染到其他地方,已经烧村了。”
也是那时候,楚婳才知道大盛朝为天花所苦,甚至害怕到杀人烧村的地步。
她既然知道牛痘能防天花,那还不赶紧搞起来?
闻言,皇帝和百官都沉默了。
皇帝叹气,“天花传得太快了,发现天花的时候有一半村子的人都染上了,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当地知府已经派人围住村子,调遣大夫过去救治了。”
“但是……天花名声太凶,愿意去的大夫少,救治不过来,去的大夫死了后就更没人去了。”
没大夫看病,怎么施药?
没大夫坐镇,病人怎么会不害怕?
人在害怕绝望之下,究竟会做出什么事,连自己也不知道。
或许是悄悄逃跑了,或许是拉着别人一起死了,总之,那必定是一片绝望的红色炼狱。
楚婳听说的时候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早把牛痘疫苗搞出来,让大盛百姓从此之后不再害怕天花。
老太师上前一步:“不知楚大人可愿意与太医院一起主持接种牛痘事宜?”
“我?”楚婳微愣。
她还没说什么,户部尚书急地跳了出来:“她又不懂医术,牛和人交给太医院研究就行,她已经调到户部了,你们不能和我抢人!”
楚婳:???
她调到户部了?什么时候的事?
户部尚书不提还好,他一提起来,老太师就一肚子火。
那天,他都把“老臣临死之前只有这一个心愿”搬出来了,还是没赢过户部的人,谁让他们捏着大盛的钱袋子呢?
老太师憋屈了好几天,正愁没地方泻火,就碰到户部尚书自己撞到枪口上。
“户部怎么了?户部还能和太医院抢人了?还能和全大盛百姓抢人了?还能和后世无数百姓抢人了?”
御史们默默收回喷人的冲动。
老太师老当益壮啊,不愧是从御史台出去的老前辈,这么多年都没忘记本职!
户部尚书都被喷懵了。
喷人不是御史干的活吗?怎么老太师对着他砸下来的帽子一顶比一顶大啊?
“可她不来户部,太医院也没钱搞研究啊。”户部尚书直勾勾地来了一波金钱攻势,“五头牛怎么够?出过痘的牛得买吧?牛吃的草得买吧?愿意种痘的人得找吧?研究牛痘是朝廷的事,你们总不能让楚家出庄子出牛出草又出人吧?”
耿直老实人满脸“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真的这么干吧?”的表情,令很多人无言以对。
老太师一噎,“……她再会赚钱也不可能去户部几天就赚几百万!”
户部尚书:“我只是听说她有借贷记账法,算账特别方便,调她过去查查账,要是能查出十个八个的贪官,几百万两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