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颔首接过。
太后身体不好,这些年,后宫事宜皆由郑贵妃打理,料理的向来不错。这回太后寿辰宴请的皆是朝臣命妇,名单列得整整齐齐。
他一目十行阅过,到忠勇伯府那排时,目光顿了顿。
“忠勇伯府……”
梁庸:“皇上,忠勇伯府可有什么不妥?”
皇帝摇头。他想得倒不是祁家那些人,而是住在忠勇伯府的那个小姑娘。模样可爱,天真纯善,偶然见了几回,也不知怎么的,后来却想起数次。
上回他在路上捡到人,小姑娘还问他,以后能不能找他玩。他也鬼使神差地应下。
可那小孩既不知他身份,又不知他姓名,平日里也进不了宫,更偶遇不得,之后就没了音讯。
思及此,皇帝忽然道:“把温善的名字加上。”
梁庸惊讶:“温、温善?!”
坐在旁边的太子也抬头看了过来:“父皇,是善善吗?”
名单上还有贺兰舟的名字,自己的宠臣至今还没将心上人追到手。皇帝手指轻点白纸墨字,道:“对,温善。”
再说,他还欠了那个小姑娘一份上学堂的贺礼。既是答应过要陪人玩,也没有失言的道理。
不知道那小姑娘收到请帖,进宫见到他后,会不会被吓到。
预想到未来画面,仿佛是看见了那张稚嫩小脸上露出的惊讶,皇帝冷峻的眉目露出一点温和笑意,他道:“就这么办。”
第27章
太后寿宴的请帖是由宫里的太监亲自送上门。
请帖上门时, 善善还在学堂里上课,陈奶娘见到太监,急匆匆地将铺子里的温宜青叫了回来。
一路上, 温宜青都当作是玩笑,等到亲眼见到那份请帖,她下意识咬了一下舌尖,痛楚传来,才发觉自己不是做梦。
“公公, 这份请帖是不是送错了?”她不敢置信地问:“太后寿宴, 怎么会邀请我家孩子?”
公公笑道:“温娘子, 这份请帖上还写了名字, 您瞧是不是?”
她迟疑地打开一看, 果然有方方正正的字体写了善善的名字。
“京城可有同名同姓的人?”
“温娘子,您就别说笑了,这个怎么会认错。”太监道:“还有几份请帖要送,咱家就不多留了。”
陈奶娘忙送人出门,往太监手中塞了一份孝敬。
待太监的马车离去,她才脚步匆匆地进去,温宜青还拿着请帖呆呆地站着。
“小姐?”奶娘喜不自胜:“这可是太后的寿宴, 您这是能进宫去了啊!”
“可太后寿宴, 怎么会给善善发请帖?”
“善姐儿在学堂里认得那么多人,还与长公主殿下的女儿做了朋友, 善姐儿天天念叨着,或许就是她想办法得来的。”奶娘说:“您瞧,上面就是善姐儿的名字, 那可是太后寿宴,这么大的事情, 怎么会弄错?”
温宜青迟疑。
自家小姑娘的脑袋瓜里最近在想什么,她自然了解。无非就是进到宫宴里去找爹,只是没有门路,因为这个,善善天天在她耳朵边叹气,让她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
但她的女儿有这般神通广大?!
再说,要是那人当真在宫宴之中,万一遇到了……
“奶娘,你说这宫宴……能不去吗?”
奶娘“哎哟”一声:“我的小姐啊,宫里能送来请帖,那时记住了善姐儿,特地给她的恩典,若是不去,宫中的贵人们如何得罪的起?”
温宜青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奶娘可不知她心中担忧,喜出望外地道:“距离太后寿辰可不远了,这寿礼得先备好。小姐,还有您哪!善姐儿那么小一个孩子,定要您陪着,满京城的贵人都在这场宫宴上,这可是个大好机会,您也得好好打扮,若能结交一二,往后在京城里行事也方便。”
“你看着准备。”
奶娘连声应下。
黄昏,善善从学堂归家。
她背着书袋,乐陶陶地跑进来,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先找娘亲。娘亲没找到,却是一眼看到了放在桌上的那份请帖。
善善没有多想。在云城时也常有请帖送上门,不乏有相熟的人家邀请她一起赴宴。她放下书袋,拿起来打开看。
她识得字,更认得得自己的名字。慢吞吞一眼看下来,然后睁大眼睛,又回头再看一遍。
太后寿宴……
温善……
进宫……
善善的眼睛慢腾腾地亮了。
她拿着请帖扭头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