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鲁身高193cm,体重88kg,身体强壮,柔韧性也很好,这样出众的身体素质和优秀的做球能力,使得他成为了法国前场最有力的控制点,可以说是德尚手中握着的最大筹码。
而瑞典后卫中最强壮的格兰奎斯特是身高192cm,体重84kg,可以说跟吉鲁不相伯仲。
但吉鲁比起格兰奎斯特有优势,那就是他球商很高,他知道接球后要怎么做,球要往哪传,球要怎么传,无球时要往哪跑,能和其他前场球员打出配合,而不是通过单打独斗解决问题,他是一个团队型的球员。
这样一来,作为与他对位的中后卫而言,其实是很难看住他的。
此外,吉鲁有个花名叫“骚鲁”,一是因为他常有骚操作,一些很风骚的进球,还有詹俊的那句“宝塔镇河妖,吉鲁最风骚”;
这也代表着防他就像防伊布一样,还需要提防他做出一些不好预料的动作。
二是他的形象挺“骚”的,长得也帅,也会让人想到一些喜欢玩摔跤的肌肉兄贵,所以也有一个哲学气息满满的花名“王鲁”。
“大吉鲁”这个说法已经很常见了,基本提到吉鲁都会叫大吉鲁,一来这是一种褒奖的意思,二来也因为他身材高大,但还有一个原因是,据说吉鲁的那个啥,坤坤很大……
呃,好像扯远了。
总之呢,下半场重新开球之后,法国的进攻放弃了之前总是找格列兹曼这一点,而是经常利用博格巴等人的长传来找到前面的吉鲁。
这一次,拉到右侧去的吉鲁就把博格巴传来的球停到了脚下。
格兰奎斯特第一时间扑上来,但是吉鲁没等他站稳,一个作势要往底线带球突破。
在骗得格兰奎斯特跟着把重心调整过去后,他却一个急停,扣球,硬是在禁区右角一带过掉了格兰奎斯特,带球往中路切入。
林德洛夫第一时间跟在了格兰奎斯特的身后,他在禁区前沿偏右一带堵住了吉鲁。
但就看到吉鲁作势要继续往左侧传球,突然一个急停扣球,快速地往禁区内切入,仗着自己强壮的身体,压过林德洛夫拉出了一个身位后,直接抡起自己的右脚就是一记抽射。
“唉呦!!!”现场解说员被吉鲁突如其来的射门吓了一跳。
但球却还是从球门左下角滚出了底线,稍稍偏了一点。
这就是吉鲁的特点之一。
虽然他的速度和盘带一直都不是他的优点,甚至可以说是缺点,但这不代表他不会在小范围区间内闪转腾挪。
相反的,正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吉鲁是一名团队型球员,大家也都在防着他的做球,结果就导致他突然带起球来,就让人防不胜防。
更别说他那优秀的射术了!
如果不是运气稍差了点,刚才的那一脚可能就已经攻破瑞典队球门了。
这么一来,全场的法国球迷也都跟着沸腾了。
他们当然都希望法国能够加强攻势,攻破瑞典队的球门,然后完成逆转,杀入决赛!
而吉鲁的这一脚颇有威胁的射门,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别大意,你给我紧紧贴着他,别让他随意过人射门了!”
场边,潘毅也对着格兰奎斯特嘱咐着。
之前他让库卢塞夫斯基来协助防守吉鲁,在上半场也取得了成功。
但那样做的前提,是法国队要通过中前场的渗透来打进来,或是定位球的时候。
如今法国直接是从中后场发起长传,库卢塞夫斯基又不能瞬移,作为中场球员的他怎么可能一直贴在一个中锋的左右?
因此防住吉鲁的重任,只能是交到格兰奎斯特身上。
当然,想要完全防住吉鲁,肯定是有困难的。
刚才那一次连续摆脱两名球员,算不上是个人技术的体现,只能说吉鲁的身体太好太出色了。
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球员肌肉就结实,身体的灵活度和柔韧性就会比较差,就很难做出一些“别扭”的过人和射门动作。
但吉鲁的身体和伊布拉希莫维奇很像,都是属于那种又强壮又灵活的类型,所以才会经常有一些亮瞎人眼的操作。
如果单纯的从天赋来看,吉鲁可能并不算顶尖,因为他踢球很大一部分是靠他的身体,他的头球技术比伊布还要强很多。
而光说有球技术方面,可以说吉鲁比伊布拉希莫维奇差远了,他可做不出伊布在阿贾克斯时期那种晃晕摄像头后进球的操作。
刚才连续两下摆脱是好看,可那更多的是仰赖身体的运用。
所以,如果能够在身体方面卡住吉鲁,让他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优势,那就有办法限制他的能力。
而格兰奎斯特这个强壮、坚毅的北欧硬汉,理论上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再不济,就是让林德洛夫也来帮忙,反正法国的前场就只有这一个高点!
……
其实早在赛前的准备会上,潘毅就已经专门给格兰奎斯特开过小灶,给他分析过吉鲁的特点。
大中卫防大中锋,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只不过,由于吉鲁在上半场时更多的是作为支点来存在的,法国大部分时候还是通过格列兹曼的带球和组织来发起进攻;
因此格兰奎斯特确实是有点忽略了吉鲁的个人突破能力和射门能力。
现在,在潘毅的提醒下,准备会上的那些资料内容从格兰奎斯特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他的注意力也重新集中到了面前这位高大的法国球员身上。
他的块头很壮,肌肉非常结实,身体也不乏灵活,但是格兰奎斯特并不虚他。
格兰奎斯特怕的是那种速度型的前锋,这样硬碰硬的较量,反而是他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