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格再看球场上大屏幕的进球回放,才明白过来——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教授,被偷袭了!
这个进球真的太快了!
这个“快”,是多方面的意义。
一个是时间快,这可能开场才过了四五十秒吧,阿森纳的球门就告失守。
第二个是进球全过程的发展速度快。
从阿森纳开到前场的球被顶出来,到切尔西发动进攻并破门,一共只经过了四个球员,三脚传球,就射门得分了!
第三个是切尔西的球员速度快。
无论是一开始在左路拿球的坎塞洛,到中路接球的许尔勒,到最后插上的卢卡库,个个都是如闪电一般!
阿森纳的防守球员在他们面前,感觉有点像慢动作重放……
温格咽了口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本来还抓着拉链扣的手也松开了。
之前在拿到切尔西的首发阵容时,温格当然也思考了一下潘毅这么做的用意。
比如为什么前场用了许尔勒而不是B席?
为什么后腰是拉米雷斯而不是马蒂奇?
为什么左中卫是阿克而不是特里?
甚至左右两个边翼卫也不是经常一起上场的一对组合。
潘毅把切尔西磨合的最好的一套首发阵容给硬生生拆散了到底是意欲何为?
温格想不出来,因为他没有注意到这些首发球员的共同特征,那就都是速度狗!
在他看来,这可能只是潘毅惯常的一种轮换方式。
而如果再深层地分析的话,在这么重要的伦敦德比战中进行这样的轮换,或许也能体现出潘毅的一种“轻敌”或“傲慢”,这也是潘毅最近沉迷当网红后的一种必然体现。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就是潘毅的针对性战术!
就是要用速度,来击败阿森纳的这套比较求稳的阵容。
现在阿森纳开场不到一分钟就丢球,老帅温格的脑袋一直是嗡嗡作响,一时就更猜想不出潘毅的这个奇招目的所在了。
于是温格转过头去看了一眼主队教练席中的潘毅,想从那边找到一点答案。
此时的潘毅正对着场上的球员们竖着大拇指,显然他也对开场后本队的这个进球很满意。
毕竟他在更衣室要求大家“第一分钟开始就要拼尽全力”,球员们都做到了。
然后,他又挥了挥手,看上去是在示意大家继续进攻!
把手放下来后,潘毅竟然也往温格这边看了过来。
温格赶紧回头,装出一副一直在看着场内的样子。
这丢球之后如果来个双目对视,还是蛮尴尬的嘛!
但很显然,温格并没有从这次的“窥探”中寻得什么灵感。
他还是没有搞明白这个进球背后的战术意图,毕竟从过程来看,它跟正常的一个反击进球也没有太多的区别。
如果一定说区别的话,那就是比平常的要更快一些……
……
比赛重新开始。
阿森纳开球后,切尔西就对枪手继续发起压迫和逼抢,想利用对方先丢一球后可能阵脚不稳,再扩大比分优势。
这也是切尔西本赛季经常做的事情。
无论是对伯恩利、莱斯特城、还是斯旺西、阿斯顿维拉等队,切尔西都经常在打进一个进球后继续对对手施加压力,然后再度进球。
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
但阿森纳也是一支身经百战的、经验丰富的球队。
他们尽管开场丢球,但阵型依然保持得很好,球员的技术动作也没有变形。
像罗西基、阿尔特塔、默特萨克、卡索拉这些老队员,是不会轻易因为一个失球就被打倒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们是“老”队员,现在在面对切尔西这伙年轻的“田径队员”,在防守上依然显得有点狼狈。
虽然阿森纳已经加强了对切尔西前场这几个人的盯防,特别是想要切断许尔勒、卢卡库和阿扎尔的连线,但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速度突破,来制造出进攻威胁。
很快的,阿森纳的防线有点跟不上切尔西球员大范围的穿插跑动,在场面上切尔西也开始占据优势。
第15分钟,这次是阿扎尔出现在了中线的左侧,接到拉米雷斯的分球。
刚接到球,就看到距离他最近的钱伯斯,以及中路的阿尔特塔都同时朝着他跑过来。
阿扎尔面对钱伯斯,一个沉肩变向,就轻松地晃过了对方的防守。
而在阿尔特塔刚刚接近的时候,阿扎尔又是一个猛地加速,就从阿尔特塔的身旁掠过,直插底线!
斯坦福桥球场顿时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又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