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他修炼的‘宇宙混沌碑’就是老师所创造,而且……我上次见到守护混沌碑的坎德里,曾听他说起,林衍数十年前那次参悟混沌碑,有和坎德里说过自己能够看懂‘宇宙混沌碑’的第七幅图,并在他身上看到一种无比微弱却极其奇特的特殊威压。”
归一尊者神色慎重起来:“林衍真的在域主级就做到这一点的话,弟子觉得,由老师收他入门会是对他最好的安排。”
“就算老师有很多族群大事牵扯,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能够教导他的时间非常有限,有些疑难,老师也可以令师兄对其指点,想来师兄不会拒绝……林衍当初能够闯过第15层,和师兄创造的《黑洞衍变》也有很大关系,短短时间就能练成第一层,可见与这秘法极为契合。”
归一尊者言辞恳切,此番话并非媚上之言,而是出于一片公心。
他之后听到坎德里的话,才回想起来两次混沌城主的莫名失态,结合考虑,心中自然明了。
第一次是天才战新人来到混沌城,第二次是数十年前林衍来混沌城参悟混沌碑,想来都是因为源于此因。
初始宇宙是混沌城主的一具分身坐镇,掌握整个初始宇宙的全部威能,只要在初始宇宙中,就能堪称无敌般存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只要是他想知道就能轻易知道。
归一尊者原本以为混沌城主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没道理视而不见,心中应当已经有收林衍为徒的念头和打算才对。
一来,像混沌城主这样的巅峰强者收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本身就算是对族群的一种奉献,更何况,混沌城主想为人类培养新的支柱强者这一想法,归一尊者更是心知肚明。
二来,像林衍这样的天才,便是巨斧创始人亲自收徒都是合情合理,甚至连考验都不需要有,直接就可以成为亲传弟子,这种进步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
可是……林衍这次来混沌城潜修都19年了,都没有见到自家老师有半分动静,归一尊者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自己谏言。
毕竟到了如今的情形,不是宇宙之主,没道理能争抢一位宇宙霸主的亲传弟子。
而人类族群那极少数宇宙之主,也自然明白谁的道路最适合教导林衍,再加上林衍本身就是出身虚拟宇宙公司,除非混沌城主表态不收,其他人也不好表态。
“我明白。”混沌城主摇头一笑,“但是有些事并非你想的这样,关于你说的这件事,还是再看一看吧。”
当初林衍刚进混沌城就连闯6层通天桥,再加上绿线噬虫分身和光络晶雏形的特殊际遇,混沌城主确实是有打算收林衍为记名弟子,等到他闯过通天山,再收为亲传。
可当时见暮星国主相隔亿万纪元再次有了收徒的想法,建立于某些考虑,混沌城主也就打消了这一打算。
“弟子明白了。”听到混沌城主这番回答,归一尊者虽是不解,可还是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可能这背后还有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吧。
混沌城主看向自己这位二弟子,思索片刻道:“不过我虚拟宇宙公司培养天才,天赋越高者得到的资源越多,这些资源会在界主级进行一个分配,林衍能够有这样的天赋才情,我也当赠予他一些资源。”
“这件事,就由你去替我传达。”
归一尊者没有意外。
他在混沌城主麾下众多弟子中排行第二,而且常年侍奉混沌城主左右,属于混沌城主的绝对亲信。
他几乎代表着“混沌城主”的口舌,混沌城主很多事,都是由这二弟子传达执行!
这种关系,归一尊者也对自己的老师极为了解。
虽然林衍没有被老师收为亲传弟子,但是潜力越大,混沌城主越重视,赠予资源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切,都是从族群角度出发,而不牵涉过多个人私利,混沌城主,便是如此。
混沌城主想了一想。
“我就赠予他额外的20次参悟《宇宙混沌碑》的机会,不需要等到界主级,现在就可以供他支配,相信这是他所需要的。”
混沌城主眼眸平静幽深似海:“不过你要告诉他,按照虚拟宇宙公司亿万年的传统,界主级必须进行生死磨练,而我对他的要求是,在进行生死磨练前,必须闯过第18层通天桥。”
归一尊者顿时心中一惊。
通天桥18层,已经是封王不朽神灵的境界!
一旦闯过第18层通天桥,即可直接成为混沌城永久性居民,能在混沌城开创一宗派,为后辈子弟讲课。
竟然需要法则感悟媲美封王,才允许进行生死磨练,可见混沌城主对林衍的关注和重视了。
归一尊者脑海中浮现出林衍一直以来的表现,便显得没那么惊讶了。
“去吧!”混沌城主挥手道。
“是,老师!”归一尊者恭敬行礼。
哗!
他的身影消失在那片苍茫大陆,瞬间出现在混沌墟庭院的院外。
归一尊者站在那里默然思考片刻,而后按照混沌城主的吩咐,去向林衍传达这一信息。
……
在归一尊者传达这一信息的两个月后。
混沌城内,无数修炼居所天台上都有人盘膝静坐苦修。
黑衣林衍正盘膝在阳台上仰头看向高空一些空间裂缝中外显的宇宙运转法则。
“哈哈哈……”
他忽然笑了,然后起身。
“不到20年,我去宇宙混沌碑参悟了七次,总算悟透了宇宙混沌碑第四幅图‘双子恒星图’和第五幅图‘星空图’。”林衍心中喜悦。
正常悟透《宇宙混沌碑》第五幅图大概是闯过通天桥15层的能耐,和《一元初始》第一层差不多。
而论林衍对《一元初始》的钻研,在进入混沌城的第七年,他就已经闯过第16层通天桥,以及域主级原始通天山。
这是因为无论是《宇宙混沌碑》的第四幅图到第六幅图,还是《一元初始》第一层到第二层,在法则感悟指引方面都是关于法则本质的整合,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二者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