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163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小沈,我这来这里已经有几天了,事情办完了,我也该回家了。”
沈瑜挽留道:“您还说曲老师急着回去,怎么您也这么着急?”
于老师说道:“老伴儿牵挂,让我早点回去,我的年纪大了,也恋家。下午有回魔都的飞机。我就回去了。”
沈瑜听于老师的意思很坚决,也没有再劝。“中午,我安排一顿饭,选你爱吃的。酒店里也能作魔都本帮菜。”
“谢谢。”
中午,沈瑜在丽园酒店安排了一桌酒菜,特意选了于老师爱吃的几道菜,又准备了陈年的黄酒。
于老师喝了一小杯酒,尝过每道菜之后点评了一番。从第二杯酒开始,说起这几年的研究,话题转到了明清陶瓷。
“我看到你把那件明代宜钧折方瓶,和宣德倭角双耳瓶摆到一起,进行比较,这个想法挺好,你还可以关注清代官窑模仿宣德瓷器的例子。
目前所知,明晚期万历天启时期,已经仿造倭角双耳瓶。相对前人的仰慕,清宫对宣窑的推崇亦毫不逊色。清代康熙时期摹造水平甚佳,但一直仅限于民窑自行摹造。雍正皇帝更以独特之美学视野去感知和品鉴宣窑,于摹古方面建树颇丰。现存海外,由宫廷画师制于雍正六年《古玩图》手卷,仅存卷六、卷八,绘录了不少宣窑佳作,青花缠枝牵牛花倭角双耳瓶亦在其中,由此可见此式宣窑佳器早已被雍正皇帝视为珍宝,格外重视,绘制成册,告示子孙。
雍乾父子对此种倭角双耳瓶的钟爱还可以从著名宫廷画师郎世宁承命绘制的一幅《瓶花图》中再度得到明确印证。画中郎氏融合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洋透视法,绘牡丹以色彩深浅来表现层次感,叶面正反向背,叶脉勾勒写实,极富立体感。
其所用的花器正是青花缠枝牵牛花纹倭角双耳瓶,清楚绘出两侧贴饰龙首双耳,以高光强调瓷器晶莹圆润的质感,敷色极具光影效果。瓶内植插罕见并蒂连理的牡丹,象征祥瑞吉兆,平安富贵之意。雍乾父子对于宋元花道皆精通,非常重视对花器的选择,此式倭角双耳瓶别致可爱,自然深得他们欢喜。”
说道这里,于老师放下筷子,一手执杯,另一手比划:“现存于各大公立博物馆不乏数例雍正御窑摹造的实物。这些摹仿宣窑青花瓶,与宣窑原物相比,体现出鲜明的自身特色。第一,高度不同。宣窑原物高度约在13、14厘米,雍正摹品则在23厘米以上。第二,纹饰布局稍有改动。宣窑原物中牵牛花缠布全器,雍正摹品则见二种:一种是双耳附近装饰牵牛花纹,更为接近原物。另一种是双耳附近留白,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更趋疏朗清晰,如首都博物院典藏——雍正青花折枝莲纹象耳折角方瓶。同时是在主题纹饰的基础上加入了一系列辅助纹饰,例如口沿加入一圈规整的回字纹,将云头形开光花卉图案安放在颈部和胫部,使得装饰的层次趋于丰富,从而凸显出十八世纪宫廷的雅致。
第三,铺首细节不同。宣窑原物铺首下衔的吐水柱呈半圆式,雍正摹品则为扁圆式,铺首模制清晰,所覆盖的釉层比宣窑要薄,故显得比宣窑铺首清晰、规整。
第四、整体气韵不同。宣窑原物形制虽小然不失豪迈大气。雍正摹品则少一份朴拙之气而愈加规整端庄,体现胤禛审美性格文雅清秀的一面。乾隆早年承袭前朝技法,亦曾少量摹制,风格与雍正者无异,唯写款不同而已。
雍正对倭角瓶的挚爱还体现在他对倭角瓶的创新之上。他除了摹造青花一种之外,尚见烧造黄地青花和各类颜色釉,例如有清雍正仿哥釉螭耳折方瓶,仿官釉四方折角兽耳尊。由此可见宣窑对后世陶瓷影响至为深远。”
说道这里,于老师把杯子中的残酒喝掉,沈瑜端起酒壶,准备添酒。
于老师摆手拒绝。
“小沈,这些就够了。我今天借着酒劲,多说两句。你的博物馆,我已经来看过几次,可以说,越办越好。你也用心了。
我琢磨,想要提升博物馆的档次,除了增加馆藏,更要增加独特的亮点。你不妨试着在某个方面做到独一无二。我今天说的瓷器,只是提供一些参考。”
沈瑜举杯向于老师敬酒。
他自己喝了一杯,说道:“于老师,谢谢您指点。不过,您可要经常来指点迷津。”
于老师说道:“我只是提建议,不想影响你的判断。你以后收到好的古玩,我一定来。”
第1251章 自信的判断,你要买豪宅吗
沈瑜送走于老师,安排工作人员宣传两件宣德瓷器进入馆藏的事情。
他很快就见到了效果,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短时间内就增加了很多。
沈瑜看到博物馆的运行越来越好,把一部分精力放到了读书以及寻找古玩上面。
另一边,纪磊的项目始终没有得到进展。
沈瑜发觉这事情似乎就这么僵持下来。他听说,常涌在住院期间病情好转,常家的局面有好有缓和的迹象。
之后的几天里,金部长和林主任陪着外地客人到博物参观过一次。两人似乎已经忘了之前的约定,没有再催促沈瑜尽快接受常家博物馆。
沈瑜知道,这中间一定出了什么变故,开始多方打听消息,还约了刘壁云见面。
两人见面的地方,就在丽园酒店的一间茶室。这是沈瑜开辟出来,专门用于招待自己的客人。
刘壁云轻车简从来到丽园酒店。
沈瑜引着刘壁云来到房间,安排好茶点之后,问道:“刘哥,今天想吃点儿什么?我这里又有几道新菜。”
刘壁云却说道:“安排点儿清淡的菜,酒就免了,还是以茶代酒,这几天,我连着喝了几顿酒。”
沈瑜选了一份菜单,刘壁云选了几道菜,沈瑜又加了几样,让服务员去安排菜。然后问道:“连续喝酒,是有大项目?”
刘壁云笑着说道:“你故意装不知道?还不是为了常家的事。”
沈瑜笑着添茶。
刘壁云说:“常涌虽然还在住院,可是他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说动了几位债主,暂缓追债,就让一部分项目再次启动。
我也是刚刚听说这事,他们做的很快,事前没有透露出丝毫的迹象……”
他向沈瑜说了自己听到的消息,自己推测的结果。
沈瑜听刘壁云讲述了这些的消息之后,觉得这事情非常棘手,“明明已经看到常家转移资产的迹象,为什么他们还会相信常家能还上这笔债务?我不知道那几位债主是怎么想的,但是这么下去,常家真的有可能逃掉。”
刘壁云说:“这说明,他们一定有些不可告人的交易,只不过现在还不知道。”
两人聊天的时候,服务生陆续送来菜肴。
沈瑜等员工们摆好菜肴,就让他们离开。雅间里只剩两个人时候,他以茶代酒,先敬了刘壁云一杯,开始请刘壁云尝菜。
等刘壁云停筷,他才问道:“您估计,这事儿会上哪个方向发展?”
刘壁言喝了一口茶,说道:“我虽然经历过商场上的不少事情,但参与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反而不好预计。
你也要做好准备,我们现在不能放弃,但也要做好准备。万一他们真的逃掉了,我们也要保本儿,不能亏钱。”
沈瑜说道:“常家博物馆的事情,还没开始,我投的一点钱,请纪磊帮我代管,倒不担心亏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