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60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对挂屏最值钱的地方,应该就是六块成套的瓷板。作者描绘山水画的技法出众,以清初四王山水为典范,画工工整,笔触细腻,设色尤为精到,颇得宋人意蕴。
沈瑜仔细分辨瓷板画的上面的笔法,釉色等细节,以此来辨识这位工艺大师的艺术特点。希望以后再碰到类似东西,自己可以凭着技能辨认出来。
最近几次购买古董的情况都相对复杂,很多时候并不能借助于游戏,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眼力。他更加重视对自己判断能力的培养。
沈瑜找出资料,对照的游戏给出的物品信息,努力记住作者的所有信息。
何许人(1882-1940),原名处,字德达、华滋。皖省南陵人。擅山水,尤精粉彩雪景。
这位工艺大师初学青花,后学彩绘。1916年后,开始绘雪景山水。
他的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技,笔墨上取“四王”之法,但在工艺上革新,巧用粉彩玻璃白入绘雪景山水之中,开创了JDZ粉彩雪景之先河。常与“珠山八友”合作成堂配套板,丰富了八友作品的画风。
沈瑜对何许人的名字,很好奇,但现有资料的说法不一致。大部分的资料采用的说法是,作者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句,更名何许人。
他找出纸笔,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重新誊抄。特别是把何许人常用印、落款,也记录了下来。这位作者的绘画笔法丰富,其书法行笔稳健,转折圆浑,顿挫变化明显,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已经远超过了寻常工匠的范畴,对自己的工艺技巧有借鉴的地方。
何许人自幼喜爱画画,到JDZ入瓷庄学艺,从金品卿、程门等浅绛彩名家的身上,学习文人派画瓷的独特风格,亦临习宋元以来的青绿山水画和清代“四王”的山水画。为了开阔眼界,寻求画技的提高,何许人在“师古人”的同时也“师造化”,曾多次游历黄山、庐山等名山大川。
1911年后,何许人应詹远广、詹元斌兄弟之聘,赴首都画仿古瓷。此时,正值何许人而立之年,他得以见识于清宫旧藏的历代名画,饱览历代名瓷,动笔临摹范宽、郭熙的画,并拜访京城前清遗老求教切磋,受益匪浅,感悟深刻,画艺大进,他之后的创作可见其影响。1916年以后,何许人正值壮年,他的瓷画技艺也日臻完美,更着重于画理与技巧的结合。他的作品无论是大幅瓷板画,还是小件印盒都用笔精到,工丽严谨,法度整饬。
沈瑜猜测,眼前的这六张瓷板画,很有可能是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画稿,重新整理后创作的,非常符合作者壮年时期的绘画特点。
此时何许人画瓷渐以雪景山水为主,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技,讲究章法布局,注重近、中、远三重构图,山势相叠,坡岸交错,层次有序。笔墨上取“四王”之法,以墨彩为主勾画山岭,但在工艺上革故鼎新,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运用于雪景山水之中,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使画面彩料浓淡自如,雪色逼真,层次有度。
沈瑜看到了瓷板画上在一些有趣的细节描绘技法。例如,以细腻的画笔刻画蹇驴踏雪,留下连串痕迹;屋宇楼台,总以一两处暖色调点醒,使得整个画面高洁旷达,晶莹剔透,意境深邃,为世人所称道。
他看到另一张瓷板画上,有“……许人何处画于湓浦客次”的落款。这是何许人传世作品中常见的落款。
“湓浦”即久江的古称。1934年前后,何许人为寻求更好地发展,往来于JDZ和九江之间,并于九江自设店号,经营彩瓷,自画自销数年之久。后因一场大火,其店铺毁于一旦,此后再度回到JDZ。其时正遇王琦组月圆会,取“月圆、人寿、年丰”之意,邀何许人、汪野亭、邓碧珊等瓷绘名家每月聚会一次,品评画稿,遂称“珠山八友”。
沈瑜把挂屏摆放好,远远的端详。
何许人这位工艺大师的作品存世少,部分散见于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手中。自己能买到成套保存下来作品,实在是侥幸。
他回忆卖出的几件瓷器,默默计算,清末民初的JDZ瓷画名家作品,自己已经过手了几位,如今又有了何许人的作品。不知道,以后还会收藏哪位瓷画名家的作品。
第426章 崭露头角,邀请
沈瑜回到家的第二天是休息日。
他没有睡懒觉。有段时间没去看看自己生意,需要在员工面前露一露脸。
他先到早餐店吃早饭,又巡视其他店铺之后,开着车来到了文安之路的画室。把车子停在小院里,在自己的小楼里转了一圈,看看没什么问题,便溜达到了文安路的画廊。
沈瑜走进一楼大门,服务生已经看到他。因为咖啡厅非常安静,为了不打扰正在喝咖啡的客人,服务生们都是无声的打招呼。
沈瑜一边回应一边看经营状态。鹿欣从二楼走了下来,看到沈瑜之后,展露笑容,走过来小声问道:“昨天休息的怎么样?”
沈瑜问道:“昨天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
鹿欣低声说道:“你不是要倒时差吗?担心打扰你休息。”
沈瑜:“那,今天—”
鹿欣怕他说出后面的话,急忙拽了他一把,示意去二楼。
她接着对胡云霞说:“胡经理,您不是有工作要说吗,您先说。”
胡云霞笑了笑,拿着账本跟着上了二楼。
沈瑜接过鹿欣泡好的茶。胡云霞翻来账目,说:“画作销售与咖啡厅营业,你想先看看哪一部分的?”
沈瑜说:“有什么说什么。”
胡云霞看着账目,说道:“最近这些天,一共销售了六张签约作品,还有十几幅商业画。分成是4千6百元。咖啡馆已经开始盈利了,除去成本,这个月的盈利是8千2百多元。另外,按照你的要求,已经把联系了画具耗材的销售,开始商议价格。一楼的附属建筑里,准备改造成画具销售的空间……”
沈瑜听完胡云霞的汇报,说道:“我这次去看了好多画廊的经营管理。他们都没有放弃这些普通的低端业务。说白了,销售画具耗材,装裱配框,销售海报、影视剧周边产品,这些业务也是盈利的一个重要方向。咱们也尽快把它开展起来。”
胡云霞说:“我明白了。最近有好几个品牌的销售人员,来咨询我们有没有代理分销的想法,因为没有你的首肯,我一直没有答应。”
沈瑜说:“等咱们这里的销售准备好,可以联系知名的品牌,所有绘画设计能用到的材料,咱们这里都要有。让购买画材的人来到这里,可以一站式的购物。”
他还考虑过,实体店这里安排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尝试网店的开始。
胡云霞问道:“这次在钮約的画展,销售怎么样?”
沈瑜说:“比预想中要好。安妮还要过两天才能回来。回来之后,也不可能长期在我们这里工作。所以,我这次在钮約聘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
他说了克里斯蒂娜的情况:“她这次要考察几个办画展的地方,也会到滨海来帮助办理新的展览。你们两个有机会也向她多学一些方法与经验。她参与过一些大型展览的布置与筹备,如果有机会,我还想能让你们两个到钮約那里也学习一段时间。”
两个女孩儿一听,立刻高兴起来,“有没有具体的时间安排?”
“你在钮約的画廊比这里怎么样?”
沈瑜急忙说:“具体的时间,要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但是,机会一定有。”
他对胡云霞说:“你给李希打电话,让他来一趟,把画款结请。他的作品销售情况不错,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
没多久,沈瑜在画廊一楼,看到了急匆匆赶过来的李希。
“沈老板,您好,我接到胡经理电话。画展的事情,要谢谢您的支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