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抽奖机会一次。
沈瑜看完这些提示信息,把奖励类别理清,先去看经验值。由于连续进行鉴定,经验以及技能等级,已经达到了游戏提升的要求。
他直接点击游戏升级,想看看游戏升级后,会不会有什么惊喜。
一直等到换了第二杯茶,听到了游戏升级结束的提示。
点开人物属性页面,看到人物基本属性的每一项后面,都多了一个加号。经过游戏的升级,原本满级的各类属性,又可以继续增加。
他又看技能页面,本国文物的鉴定技能全部达到了高级。此外,技能的后面也多了一个加号,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曾经看过介绍,高级技能之后,就是大师技能等级。
他现在有两个人物属性点。一个是上次的任务奖励,另一个是本次游戏升级获得的人物属性点。
琢磨片刻,将其中一个直接加到健康属性上,健康的数值变成了11,已经超出了常人的健康水准。
这一项的加号消失。
另一个人物属性点,他决定留作备用。
接下来,沈瑜点开了观摩页面。
游戏给出的说明提到,由于他鉴定的作品以傅抱石先生的仿作为主,获得一次观摩大师作画的机会。
他点击观摩按钮,游戏页面变化。
沈瑜眼前呈现了立体全息的景象。游戏快速模拟了画家几次重要经历。从年轻时期的临摹古画,到异国求学,回国后辗转各地,以及带队外出写生。画家在不同的场合,完成了一幅幅大作。
他看到这位画家的相貌,就知道这是傅抱石先生创作的画面。给他感触最深的便是在他在金陵时期的创作场面。
只见画家在一张丈二匹的大纸上,用笔冲锋似的横扫了整整十几分钟,一张白墙一样的纸立即变得苍痕满壁,那激动而高度专注的神态,那握笔振臂在纸上急速挥洒的动作,那种因用力而发出气喘吁吁的声音,让人难忘。
沈瑜看到这样的场面,忍不住想起傅抱石先生的自述:“当含毫命素水墨淋漓的一刹那,什么是笔,什么是纸,乃至一切都会辨不清。《庄子》外篇记的宋画史‘解—依(衣)—盘—礴’不是神话。”
此时画面变化,画家经过休息之后,冷静下来,开始根据挥毫所留下的笔迹,仔细审度和收拾画面。
接下来的影像,展示了画家表现不同的题材的过程。
沈瑜越看越投入,沉浸在观摩学习的环境中。
一段创作画面停止,他回想观摩中看到的创作经历,不由得庆幸自己的幸运。
这种全程观摩画家创作的机会,对于懂绘画的人来说异常珍贵。
此时,在网络上找不到很多名家作画的视频。自己在后世看过一些名家创作的片段,曾经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但那些视频并不完整。
很多鉴定师与研究者,对画家创作没有直观认识,只有依靠研究大量真迹原作,才可能有所认识。自己就可以省去很多重复学习的时间。
沈瑜意犹未尽,反复研究傅抱石先生的创作过程,对于山水画以及用笔用墨有多了一层认识。
这次的收获远不止如此。傅抱石先生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5—1940年为“临古期”,主要以学习明末清初遗民画家石涛、程邃为主,并上溯元四家,师法传统笔墨技法。第二个时期1940年—194*年为“变法期”,以在cq的“金刚坡”为标志,创作了一批散锋乱笔、墨气淋漓、气势磅礴的新山水画,皴法独创,前无古人。第三个时期1950—1964年是“新山水画探索期”,包括1957年东欧写生,1960年率苏省国画工作代表团两万三千里写生,1961年东北写生,诞生了一批反映新风貌的作品。
目前可看到傅抱石最早的山水画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作品,风格比较多变。如1925年的《秋林水阁》(22岁能画到这个程度,可见天分),作品以焦墨见长,明显有程邃焦墨山水的味道。到了1925年画的《松崖对饮》皴法主要是焦墨圆点和弧线,石头的勾皴尽显迅疾,已经可以看出后来“抱石皴”的草意。1933年的《仿黄鹤山樵秋壑鸣泉图》(30岁),则是学习“元四家”王蒙的构图和披麻解索皴。由明清上溯元代,对古代山水画下了一番功夫。
由于傅抱石先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目标,所以,沈瑜反复观看着创作过程中,除了学习到了画家的技巧之外,接着游戏的便利,更是让他由傅抱石先生进而了解到石涛等画家的绘画,可以说收获巨大。
他从观摩学习中的状态恢复后,剩下的工作便是抽奖。
由于这次抽奖是完成任务的奖励,抽奖的选项有点古怪。
沈瑜看到抽奖转盘上的格子里,写着地名,或是是含糊其辞的几个字,有的说是选项更像是密码。
他点击了开始按钮,转盘开始转动。
当转盘转动速度渐渐慢下来,他看到指针指向的是写着金陵的格子时候,心中暗喜。
他猜测,这次抽奖应该是和书画有关。金陵是文化名城,古玩应该很多。
可惜,指针眼看就要停在金陵的选项上,就在最后的一刻,有向前略微滑动了一点,指针居然落在了扶桑的选项上。
抽奖结束。
沈瑜半晌之后才反应过来。游戏给出的抽奖线索是在扶桑。也就是说,自己需要找机会去一趟扶桑。
第384章 作品均价,过节安排
“全是仿品?”
张鞠和张笑颜听了沈瑜的描述,都是震惊不已。
沈瑜和二女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说起了今天的遭遇。
张鞠放下了筷子,说道:“太嚣张了,做了一批仿品,还敢大张旗鼓的行骗?!”
张笑颜仿佛想起了什么事情,没有接话。
沈瑜说:“傅抱石先生的绘画能流传下来的,一般来自于收藏家和机构,想要个人收藏这么多的画,根本是不可能的。可惜,我没有相关的资料,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以后有时间,可以再查一查。”
张笑颜擦了擦手,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打开之后开始查阅资料。
她一边点击查找信息,一边说:“我对收藏有兴趣,所以,曾经收集过相关的资料,对于近现代名家的绘画数量,还做过调查。找到了—”
她端转动电脑,把屏幕给二人展示,一边解释道:“傅抱石作品的存世量不及齐白石、张大千的1/10,无论是在拍场上,还是文博单位的收藏中,傅抱石作品都是稀缺品。傅抱石传世作品的数量较少,但从成交额的情况来看毫不逊色。据几家艺术监测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傅抱石作品的市场均价从2000年至今一直路走,不低于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由此可见,傅抱石的作品一直是人们所追捧的热点对象。
有博物馆做过统计,他的作品存世量约3000件。据苏省傅先生纪念馆研究,目前该馆藏品有200余件,来源主要是家属捐赠、画院库藏、社会捐赠,包括傅抱石书画、藏书以及生前使用的画具、家具等个人用品。其中馆藏傅抱石精品有《四季》册页、《长征第一桥》、《乾坤赤》、《苏武牧羊》、《峨眉处处有歌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