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21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店老板怒道:“你再敢多嘴,我就给你断网。”
女孩切了一声,把脸转过去,继续玩儿电脑。
店老板年纪应该不小了,他不停的道歉,沈瑜心中的怒意也就消散大半。
他对老板说道:“我想问的是,那对小瓶子怎么卖,我看有点像是伏桑工艺。”
店老板说:“客人真是好眼力,这种瓶子是扶桑匠人制作,模仿咱们的铜胎掐丝法郎工艺,但是,他们的做法也有点儿差别。这对瓶子是19世纪的,也算是古董。”
他用钥匙打开展示柜,拿出了一只瓶子放到展台上。给沈瑜拿起瓶子观察。
小瓶不大,一手就能握住。撇口、收腹,造型典雅。瓶颈及瓶腹下部有叶纹环绕,瓶身处可见金饰面交叠错落,呈圆形或扇形,其中则有花鸟、亭台、山峦之景,姿态不一,各具风采。瓶底落有——晶都住驹井制的款识。
沈瑜心想,今天捡漏碰到的古董,怎么全是伏桑的古董。
他请老板把另一只瓶子也拿出来查看。他反复对比之后,点了点头。虽然不了解这种瓶子的价值,但是,虚拟地图显示瓶子是蓝点,应该是还没发现四真正价值。
他向给老板询问:“老板,这对瓶子多少钱?”
店老板说:“这对瓶子不是咱们国家的东西,虽然算是古董,但是不贵。我说个实在价,一对瓶子2万选。”
沈沉吟片刻,说道:“行,我也不讲价了。瓶子先记着,我还想看看别的。”
老板将瓶子放好。
沈瑜往另一个蓝点所在的位置走过去,只看了一眼,他就大感惊奇。这叫古董他见过,就是前不久他刚刚得到的,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
店里这只宝盒,与他的宝盒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这家店里的宝盒,部分地方保存的不好,盒盖有部分地方受到磨损。
他指着春寿宝盒问道口“老板,这只盒子,是什么时候的?我没见过这类景泰蓝的盒子。”
老板说:“这物件我也不太认得,因为,在国内没有见过这种盒子?我请好多朋友看过,有人说清末的,也有人说是后仿的。
我还拿着它,去各个店铺找人看过。有擅长漆器鉴定的朋友说,这个盒子的样式,很像乾隆时期的剔红剔彩春寿宝盒。他觉得觉得有可能是清末的时候,有人模仿漆器仿造的。
于是,大家都认为盒子是百年以内的作品。不过,盒子的制造工艺非常精巧。我拿出来,你仔细看看。”
老板打开展示柜,把春寿宝盒宝盒拿出来,放在展台上。
沈瑜看了宝盒的盖子、外壁,又打开宝盒,查看子母口以及内壁。他看过所有细节,已经能确定,这只宝盒与自己那只宝盒是同时期的,只是因为保护不好,显得有些旧。
他向老板询问:“您这只宝盒什么价?”
老板说:“1万元。”
第123章 第二个春寿宝盒
沈瑜看着展台上的三个物件,快速的衡量利弊,瓶子并不重要,但是,宝盒必须尽快拿到手。
他对店老板说:“您说个实在价,这三样东西我都要了。”
店老板考虑片刻,然后说到:“两万九千元,不能再低了。”
沈瑜没有考虑很久,就点头同意。
店老板笑着说:“您是爽快人。我先把这物件给您包起来,再送您点儿赠品。”
他回头想招呼那个女孩儿帮忙,结果,那女孩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去了,电脑前根本没人。
店老板气的一跺脚,自己动手把一对瓶子和春寿宝盒包装好。
沈瑜付账之后,老板到工艺品区,挑了一个景泰蓝的金鱼镇纸与一个书签儿。
他对沈瑜说道:“这两个都是新的,但是做的挺精致。您初次来,咱们交个朋友。”
沈瑜反倒有点不好意思,自己捡漏,人家还送东西。他跟老板客气两句,提着东西出了店铺。
他看看时间,和于老师约的时间也差不多了。在这条街上,暂时也看不见什么漏可以捡,就径直进了藏宝楼。
这里是街上最高的一栋建筑,楼内每一层都有古玩店铺。
沈瑜来到三楼,已经看到了锦云斋的招牌。
这家店铺的门面很大,能看到里面有长柜台与展示架。
有位年轻的服务生,看到沈瑜走进店铺,立刻上前招呼:“先生,您想看点什么。”
沈瑜说:“我找于老师。”
服务生想了想,又问道:“请问您贵姓?”
沈瑜答道:“我姓沈。”
服务生说:“您请跟我来。”
沈瑜跟着服务生,穿过店铺大堂,转入侧厅。
所谓侧厅,其实就是用几个展示架,间隔出的一个空间。
这里摆放了一张根雕的茶台。茶台旁边坐着两个人,一个是于老师,还有一位驼背的中年人。
于老师看到沈瑜过来,笑着招呼:“小沈来了,来来来,坐下喝茶。”
中年人站起来打招呼。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