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19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沈瑜在问哪里还能找到老纸。
山老板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让沈瑜去装裱店问。
沈瑜又跑了几家装裱店,才问明白,人家店里这里不会把装裱材料卖给你。另外,大部分装裱店并不承接修复字画的业务。
沈瑜厚着脸皮,借着上次捐献汉代石砚的事情,跑到滨海博物馆,找到了认识的齐院长。
齐院长还记得沈瑜,听说他的来意之后,热情地带着他,到了书画古籍工作室。
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林老师。
林老师听说沈瑜的想法,没有藏私:“小沈同学,我们这里修复字画的数量不多,我们主要的修复任务是古籍一类的文物。
我们修复所所用的纸张,一般是特制的褚皮纸,找专门的厂家定做,桑皮纸、仿古纸,竹纸也有定做。
我们这里的老纸很少,老的丝绢不可能有,也没有办法定做。或许,一些比咱们更大的博物馆能收藏一点,那也是从民间收集的。”
沈瑜空手而归,虽然没达成任务,但是,林老师给了他一点启发。
沈瑜来到文物商店门口,先和袁哥抽烟聊天。正在聊天儿的时候,他看到胡云霞走出店门,像自己招手。于是,他对袁哥打了个招呼,跟着胡云霞走远了一点。
胡云霞说道:“那天走的太急,一直没跟你说谢谢。”
沈瑜说道:“还提这个干嘛,有佳人相伴,我高兴还来不及。”
胡云霞说:“你不知道,我回去之后,说了那天拍卖会的事情,汪小媛羡慕坏了。她几次让我问你,以后有这样的事情,能不能也带她去玩?”
沈瑜觉得这个要求似乎有点儿突兀,他和王小媛只吃过一次饭,算不得很熟悉。
胡云霞说:“我没给你打电话说这个事儿,就是觉得太唐突。
我这位老乡,估计也是在剧团里熬的受不了,想多结识点人脉。”
沈瑜想了想,也不能说人家姑娘太功利。他含糊的说:“我装修好房子之后,请你们来吃饭的时候,你问问她愿不愿意快来。当然,这个也要对另外几个朋友打声招呼,免得突然来了之后有些尴尬。但是,这件事没有定下来,你先不要告诉她。”
胡云霞说:“放心,我先不说这个事,免得事情不成,她心里失落。”
沈瑜说:“我今天想买点老的宣纸,皮纸,或者是丝绢绫锦类的东西。”
胡云霞说:“柜台里有一些老纸。”
沈瑜摇头:“那些我都看过,不符合要求。”
胡云霞说:“那就要去库房看看有没有了,如果有,姚师傅何师傅他们应该知道。我帮你问一问。”
沈瑜说:“我跟你进店里等。”
胡云霞边走边说:“你真的要买?这类商品很难卖的,一般用纸的客户,都会去商店买。”
沈瑜说:“我是为了临摹用的。”
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看到沈瑜跟着进来,纷纷用怪异的眼神看向胡云霞。
胡云霞习以为常,让沈瑜稍等,自己去找何年咨询。
不一会儿,何年从二楼下来,看到沈瑜之后,笑着走了过来:“小沈来啦。”
沈瑜客客气气的打招:“何老师好,又来打扰您了。”
何年说:“不用那么客气,你可是来照顾我们生意的。我听小胡说,你想要点儿老纸,想做什么用?我帮你找找。”
沈瑜说:“我们学校下学期,有临摹古代山水画的课程,所以,我提前准备一点老纸老绢,临摹的时候,或许能用上。”
第111章 金石鉴定技能
何师傅听了沈瑜的回答,先是一怔,然后感叹:“小沈临摹古代绘画都这么认真。难怪你学收藏,能学的那么快。”
他沉思片刻,说道:“我们这里有一些富阳连史纸、京仿纸,也有少量北方桑皮纸。你如果想用丝绢的话,时间太长的丝绢没有,只有几幅从松鹤斋传出来的生绢,我拿给你看看。”
沈瑜等了一会儿,何老师和胡云霞搬着一摞纸出来。
他们把纸张,按种类在柜台上摆开。这些纸都不大,最大的也就是30*60cm,明显并不是生产规格,估计是干什么用裁剪剩下的。
沈瑜一张一张的挑选。
何年在旁介绍,这些纸一共有六种,都是论张卖,从十块到几十元不等。
沈瑜检查过每一种纸张,都没有超过二十年时间。但是,为了保证修复材料尽量齐备,他将每一种纸都买了两张。
何年打开最后一卷纸。
这卷纸张展开之后,沈瑜看到了纸张上,裱糊着一层绢,丝绢偏土黄色,并不是纯白。
何年解释:“纸上裱糊的一层绢,是生娟,也就是也有人把他称为耿绢。
绫绢工厂在抽丝,编织绫绢的时候,要蒸去蚕丝上面的蚕胶。这个时候的绢,是不能用来写字画画的,因为它吸墨滋水太厉害,书画家为了画画,就会在绢面加胶加矾,绢就变成了类似熟宣那样不透水的矾绢。
这几张绢类比较特殊,没有加矾,当时的老师傅为了让绢面平整,就在绢的背后刷浆糊,又用蚕茧纸拖裱。”
沈瑜仔细看看丝绢的细节,因为裱糊仔细,丝绢的经纬不乱,整体的厚度均匀,作为托纸的蚕茧纸是半透明状态,比丝绢略大,当于一张大纸,托着一张小的丝绢。
他看过丝绢的氧化程度之后,对何年问道:“何老师,我看这个丝绢的托裱时间,应该不到三十年。”
何年点头:“小沈眼力不错。我们是十年前收到的这些丝绢,一直就没卖出去。当时收这个的时候,是一位装裱师父,从松鹤斋带回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