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5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他把那本手抄心经拿起来,对摊主询问:“老板,这是本心经怎么卖?”
这时,之前浏览字画的另一位客人离开,摊主生意落空,又把注意力转回到沈瑜这里。
小胡子摊主说道:“这本是清末民初的心经,这保存的不太好。你想买的话,四百一本吧。”
沈瑜笑了,“老板,你本佛经哪里是保存不好啊,受潮的地方太多,有些字都开始模糊了。封皮和底面都破损的太厉害。”
摊主反驳:“小伙子,如果不是保存的不好,这本佛经不是这个价了。”
沈瑜说:“我再挑一挑,有没有更好的?”
摊主看他似乎有买的意思,立刻说道:“下面那几本儿都是佛经,尽管挑。如果买的多,我给你便宜一些。”
沈瑜继续翻看几本佛经,动作非常小心。
因为,这个摊子里最值钱的,就在这堆旧书里。
他拿起另一本手书心经,反复确定这是摊子上最亮的那个蓝点后,眉头一皱。
他用自己的知识判断,这本手书心经,也是清末民初的东西,品相不太好,小楷的字体,有柳体的部分特点。
沈瑜看到手书心经的落款已经模糊,只能隐约看到一个“儒”字。
他心中一惊,突然联想到一个人的名字——溥儒。
如果没猜错,这可是好东西难得的好东西。想到这里,沈瑜心跳加快。
他忍住激动,耐心分析小楷的字体特点。
这本佛经的小楷,用笔意境高古,潇洒劲健,分间布白,错落整齐有致。
这种字体有些像溥儒的字体,虽然略有稚嫩,但是气韵生动,有魏晋二王的风韵和唐人楷书的法度,估计是溥儒书法风格形成之前书写的。
他将两本心经摞起来。
这些旧书里的真品,都已经被挑出来了。
第32章 翰林手札
沈瑜把两本心经放在手边,又开始翻看那一摞手札信件。
有了两本手书心经,此次收获已经很丰富。不过为了完成游戏任务,还要继续努力寻找。
他在开始任务之前,反复衡量过,留在滨海的前清遗老们的书画,价格不低,升值空间不大。所以,尽量收集他们的信笺手札,应该是既符合任务要求,也比较实惠的办法。
沈瑜从虚拟地图上判断,这个摊位的信件中,有真实的手札存在。
不过,这堆信件数量非常多,书信的来源与内容杂乱。其中有往来的书信、账单甚至抄写的歌词,书信的保存状态参差不齐,有些破损的太厉害,根本无法辨认。这些状况,给他的寻找,带来很大的麻烦。
不久,沈瑜找到了一张京仿纸的信笺。信笺上用草书写了几行字。
由于信的开头敬语已经受潮变得模糊,他只能尽力分辨其他内容。其大概的意思是,邀请某人到潜楼做客。
他认出书信的落款中,写了幼云两个字。
依据“幼云”的落款,再结合龙飞凤舞的草书,沈瑜想起了一个本地的名人。
刘廷琛,字幼云。
沈瑜猜测,这大概是刘廷琛邀请什么人,去家里做客的一封信。
他分辨纸张、字迹,确认这张信笺应该不是伪造的,又通过地图此验证无误。
虽然在地图上,代表这张信笺的蓝点非常模糊,几乎不可见。但还是非常能够确认,这是有价值的东西,从时间分析,刘廷琛的信笺,应该符合任务要求。
沈瑜把刘廷琛的信笺放好,继续从一摞书信中挑选。
不久,他又找出了一张信笺。
沈瑜拿着信笺对光看了看,这是一张迁安皮纸,后用水印工艺制作的信笺。
他仔细浏览书信的内容,应该是邀请朋友,到泰和楼吃饭,更像是一封请柬。书信最后的落款中,有一个行书的“垿”字。
沈瑜拿着信笺,悄悄与摊位上,王垿书法扇面的落款进行比对。
两个落款中,都有“垿”字,信笺的书写偏向行草书,扇面的字体用的是接近行楷书,但是,字迹风格是一致的。
沈瑜基本断定,这件信笺,是书法家王垿的墨迹。
垿,就是书法家王垿。
“有匾皆书垿,无腔不学谭”,这是清末京城书法界对王垿的评价。
王垿在滨海期间,所书墨迹数量多,传世较多。
沈瑜确定了书信的真伪,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从地图上,看到剩下的书信中,还有隐约可见的蓝点,怀着期待,继续寻找。
可是,摊子上剩下的书信,大多数没有什么价值。
最终,沈瑜从中看到两张外文的书信。他看不懂,或者说,件连其中一张书信用的是什么文字,都辨认不出来。
不过从虚拟地图上查看,这两封外文的书信,也可以算是古董。他不动声色的把外文书信挑了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