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渊仙族

第22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天门关所在之处,可谓是恰到好处,将溪水引过天门,十分方便。
要说是无意挖塌的,他真不相信。
灵船越过天门关,进入运河。
这运河宽二十余丈,深三丈有余,水流也不是特别急。
灵船使用灵力驱动,勉强可以逆水而上。
这河道不算多宽多深,可这是在岩石极为坚硬的铁屏山上挖出来的。
铁屏山的岩石硬度,王道远一个金刀术打上去,也就在石头上留下不到一寸深的痕迹。
百余里长的运河,绝不可能是短时间开凿出来的。
为了打穿铁屏山,开通两郡的水路,河阳郡的几个家族,真就硬生生花了几百年的功夫。
第一百七十章 鹤云湖坊市
船过天门关,剩下的水路就好走了,都是顺流而下。
沿运河航行百余里,进入跃马川。
跃马川上游河道,宽度仅有三丈多。
运河汇入之后,河道宽度一下子扩展到近三十丈。
跃马川下游河道,也是经过人为拓宽的。
河岸十分整齐,并没有出现河水不受束缚,四处乱流的情况。
顺跃马川向西航行两千余里,就到了鹤云湖。
鹤云湖大致是个圆形湖泊,面积不大,直径不到两百里。
这还是运河挖通,浊水溪注入之后,才有的规模。
王道远在绿柳洲呆了近二十年,看惯了百川湖,再看这鹤云湖,实在太小了。
近岸处,水下还有刚刚被淹没的青草。
看来,运河挖通后,湖面扩张了不少。
湖中心水很深,少说有三四十丈。
鹤云湖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天然洼地。
其东、西、北三面地势都很高,河流都向鹤云湖汇聚。
唯有湖泊东南角地势低洼,湖水从此处流出,形成一条溪流,名为鹤云溪。
鹤云溪宽五六丈,深只有一丈多,水流还非常平缓。
这点流量,跟天门关那边引过来的水量,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以后,鹤云湖的水位还会不断上涨,鹤云溪的流量也会越来越大,直到鹤云湖水位稳定为止。
此时,王道远才终于明白,河阳郡这几个家族所图甚大。
挖通铁屏山,不仅是为了连通两郡北部的水运,还考虑到了向南发展。
引浊水溪一半的水量流入鹤云湖,鹤云溪水流量会暴涨,即便在平常年份,也能向南流入万川河,通航不是问题。
如此一来,河阳郡北部的家族强大之后,也就能通过水路,将生意扩展到河阳郡南部。
凿穿铁屏山,解决河阳郡北部缺资源的问题,给河阳郡北部的家族,提供了光明的发展前景,还顺便解决了清璃郡资源积压的问题,一举三得。
这几个家族的老祖宗,可真是有远见啊!
跃马川从鹤云湖正东方向汇入,鹤云溪在鹤云湖东南角。
鹤云湖坊市,正建在跃马川河口与鹤云溪之间的这一段湖岸边。
方便接收清璃郡运来的资源,也方便与河阳郡南部势力做生意。
不过,坊市并未完成,只有靠近跃马川河口的几十家店铺已经完工。
坊市的布局非常讲究,整个坊市像是一个钉耙,钉耙齿都伸入湖中。
每个钉耙齿上,都有一条街道,街道两旁是店铺,每个店铺后面都是一个小码头,将水运作用发挥到极致。
湖岸上只有零星几个店铺和一条大道,连接各个钉耙齿。
这些钉耙齿都用岩石铺成,高出水面两丈多,充分考虑到以后鹤云湖水位,会持续上涨的情况。
王家的灵船一到,立马有十几个人迎了上来,前面五六个都是筑基修士,应该都是各家族的族长,领头的一人正是李星河。
灵船在最靠近跃马川河口的第一个钉耙齿靠岸,王家三人离船登岸。
李星河是筑基修士,王道远作为王家此行唯一的筑基修士,自然要走在最前面。
李星河拱手道:“王小友,别来无恙。我们几个在这里,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小友盼来了。”
王道远回礼道:“山高水远,又不熟悉水路,走得慢,让诸位前辈久等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