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950

第454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库尔特的演讲非常简短,然而已经足以让德黑兰的所有人都明白今晚发生了什么事情。军事政变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伊朗的人们没能想到会发生在自己的国家,毕竟伊朗的军队在此时并不强大,而且军队的高层也很少表现出对政治感兴趣的样子。
而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国王穆罕默德·巴列维,早在之前就已经从国防部那里通过政变领导者的暗示得知了今晚的这场军事政变。包括库尔特在内的军头们,承诺将会保证巴列维一家人安全地离开伊朗,乘坐飞机前往其他的国家。因此,当库尔特手下的军队包围了由近卫部队保护的王宫时,他们没有主动攻击王宫,而是将一份由“革命军事委员会”拟定的最后通牒送了进去。
看到最后通牒之后的巴列维国王,满怀悲愤地在与库尔特的电话通讯中表示自己将会在天亮的时候正式宣布退位。在此之前,巴列维已经让人替他写好了退位宣言,并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你们会保证我们安全地前往欧洲,是吗?”
“当然,国王陛下,请您相信,我们没有任何伤害您和您的家人的想法,只要您可以保证在这之后,不再参与到任何有关伊朗的事务当中。”
第二天的早晨,巴列维国王在库尔特手下军队的押送下,抵达了德黑兰的广播电台,一路上他没能看到任何的行人,似乎库尔特不仅执行了宵禁,而且在白天也命令军队进行严格的巡逻。那些在昨天晚上惨死街头的抗议者和浑水摸鱼的罪犯,此时还没有人去收拾他们的尸体,巴列维看到那些尸体的时候,内心居然还有一点快感。
1951年5月初某天早晨九点的时候,巴列维在广播电台中读出了自己的退位宣言,并在最后表示,将会把国家的政权平稳而得体地交到“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手中。巴列维王朝也在此时宣告最终覆灭,然而,为了这一结果而举行了大罢工、大游行的伊朗民众,此时却不能跑上街道大声欢呼了。
巴列维王室在这之后,被库尔特的手下送到了城外的机场,一架由西欧某国提供的客机已经在此等待,他们将被安全地送到欧洲去。直到飞机起飞的时候,巴列维才将自己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本以为库尔特很可能在利用完自己之后直接杀掉了事。
事实上,库尔特和他的同伙们一开始是打算直接杀光王室,但美国人私下里建议他们不必如此,还需要美国人支持的库尔特于是才决定放巴列维王室一条生路。
国王宣布退位并离开伊朗之后,库尔特和他的革命军事委员会很快发表了公开声明,在“整顿并恢复秩序”之前,暂时由军队把控伊朗的政权,他们将在不久之后举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举”,让伊朗人民选择自己的领导人。
世界各国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政变的反应各不相同,中苏两国暂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只是表达了对伊朗人道主义问题的关切。而美英法三国则公开谴责了库尔特的政变行为,美国政府甚至宣布,在伊朗恢复“民主”之前,将暂停和伊朗之间的军事保护协议,并对伊朗军政府执行“经济制裁”。
这一态势让许多人感到摸不着头脑,伊朗现如今的局势明显和美国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觉得库尔特身后有美国人的影子。但是现在美国人却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反对伊朗军政府,实在是一反常态了。另一方面,我党以及苏联的领导层都知道,美国政府只不过是在撇清干系,等现在这轮风波过去了,他们就会秘密展开和伊朗军政府的合作。
当天下午,终于反应过来的伊朗群众再次走上了街头,他们这几年以来的长久斗争,可不是为了让军阀们摘桃子的。他们修改了标语,要求军政府立刻让摩萨台回到德黑兰执掌新政府,并立刻举行选举。
然而,当抗议的人群走上街头时,他们发现拦在自己的面前的不再是之前那些没什么武装的警察,而是机枪和坦克。
相比起库尔特的军政府,巴列维确实软弱。
第252章 难以应对
由伊朗将领瓦哈里·库尔特所领导的军政府仅仅上台不到三天时间,就让世界各国再次见识到了军阀僭主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可怕后果。这场由巴列维国王策划谋杀民选首相候选人摩萨台作为开端的政治风波,经过了伊朗大多数城市民众的群起反抗之后,却最终走向了一个没有人想得到的结局。
政变发生的当天晚上,库尔特及其拥趸手下的军队便控制了伊朗的大小城市,武力镇压了所有还在进行抗议活动的民众,并逼迫国王在第二天早晨退位,推翻了统治伊朗二十余年的巴列维王朝。虽然库尔特在其政变宣言中声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恢复伊朗的民主制度,让伊朗人民选择自己的领导人,但是就在当天下午,他命令控制城市的部队用机枪扫射了上街抗议的人群,并将被杀者定性为“企图复辟巴列维王朝”的反动分子。
军政府对待抗议人群的态度和之前的巴列维王朝截然不同,巴列维国王在其统治时期的最后几天时间里也有命令军警部门镇压抗议人群,但是他要求士兵和警察不准动用武器射杀抗议人群。而库尔特手下的军队则毫无顾忌,在政变发生后的两天内,伊朗各座城市中有上千人惨遭射杀,军政府以最残暴的手段暂时压制住了民众的抗议。大规模的杀戮让民众一时间都害怕起来,而摩萨台本人迟迟没有在公众场合出现也让那些想要争取民主权利的人纷纷产生了猜疑的心理,缺少了领导者的和平抗争活动很难在这样的高压之下继续存在。
而另一方面,库尔特显然不打算履行自己政变宣言中的内容,“伊朗革命军事委员会”夺取了政权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派人解散了本就只是装门面的伊朗议会,并逮捕了在之前的反国王风波中声音最大的一些民主制度的呼吁者。这一切行动都在军政府上台后的第一天里雷厉风行地执行,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场临时起意的军事政变。
联合国安理会在不久之后就向伊朗军政府提出意见,指责他们在这几天时间里面对无辜民众的大肆杀戮,五个常任理事国至少在表面上达成了一致。而库尔特对安理会的回应则非常强硬,他表示这些事情全都是伊朗的内政问题,联合国无权进行干预。中苏两国都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美国人的参与,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拿不出决定性的证据。
对于如何应对伊朗军政府这个问题,中苏两国的领导人进行了紧急的讨论,但是并没有立刻得出一致的方案。由于中情局这次的行动计划保密比较完善,两国的情报机构都没能在军事政变发生之前得到足够多的信息,以至于政变发生之后不得不临时思考应对策略。苏联方面的建议是直接派人干掉瓦哈里·库尔特,然后对伊朗军朗政府剩下的主要成员一一进行秘密的说服工作,强行恢复伊朗的民主选举。而我党对苏联方面的意见表达了顾虑,不留痕迹地干掉库尔特并非什么困难的事情,但要不动声色地让整个伊朗军队屈服就很困难了,一旦解决掉库尔特之后没能让其他的伊朗军头失去信心,中苏两国也很难直接对伊朗进行武力干涉,尤其是在中东地区,中苏两国还必须暂时稳住那些摇摆不定的旧势力。
“原来你们的上级是做这样的考虑。”
“是的,现在我们没有干预伊朗内部事务的理由,贸然出手的话可能让局势更加混乱。”
张谦和马赫洛夫已经在这间酒店里面居住了好几天的时间,自从中苏联合使团的飞机落地之后,他们见证了德黑兰这座城市爆发的种种事件。即使到了现在,窗外还时不时传来零星的枪响,控制城市秩序的军队每天都有进行巡逻,蛮不讲理的士兵们经常当街射杀他们认为可疑的份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