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湾核爆之后,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的强势崛起,但是现在除了美苏英法等国以外,大多数国家并不知道中国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样子的。环球航行既是为了向资本主义阵营施加压力,也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影响力。
“我们必须赶在帝国主义在国际上对我们进行抹黑之前,向全世界人民展现我们的对外政策。我们要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的远洋海军不是为了控制或者侵略他国而存在的,我们和美帝国主义有本质上的不同。”主席强调道。
后世的中国在军事力量崛起的时候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全方位抹黑,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由于国际话语权被美国掌控,中国只能默默忍受国家形象遭到损害,知道了这些事情的主席对此痛心疾首。
“我们也要让全世界的反帝反殖民的友好国家知道,中国海军的存在是用来限制帝国主义跨洋干涉他国内政的。”
外交工作不可能只依靠谈判,如果中国不能向友好国家展示自己保卫海上贸易线的能力的话,难免会让某些国家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不敢和中国进行合作。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布局势必要影响到远隔重洋的中东、非洲和南美洲,中国必须能给当地的革命政权提供足够的信心,也要让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知道中国保护自己贸易航线的能力和决心。
“福建号航母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顺利完成一次环球航行?”肖司令员问道。
“穿越发生的时候福建号刚刚完成一次大修,正处于最佳的适航状态,不过这两个月福建号一直在承担各种战斗任务,真的进行环球航行的话还得在大连船厂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查才行。”王刚回答道。
“那我们要派出多少舰船?”
“环球航行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不过我们预计也不会有太多的作战任务,参谋部希望将舰队规模控制在一条航母、两三条驱逐舰和两条补给舰的程度上。对于不清楚我们的军舰的战斗力的国家而言,这样也不会显得太过于咄咄逼人,毕竟比起美国人的航母舰队而言我们的这个规模算是很小的。而对于了解我们的战斗力的那些国家而言,光是福建号就可以形成极大的威慑。”
由于中美两国在谈判中已经达成美国必须将自己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力量全部撤走的共识,因此北部战区海军的舰船很快会陷入到不够用的状态,参与环球航行的舰队规模不宜太大。北部战区海军参谋部的想法是让福建号带着两条052D执行本次行动,也许还能带上一两条核潜艇。
不过这一计划也不是没有反对意见,也有人认为环球航行不必出动作为中国战略底牌之一的福建号航空母舰,一条055驱逐舰带上小一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中央对这个环球航行计划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是否执行这一计划还要取决于接下来的外交博弈。不过就长远来看,中国海军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是具有极大的历史性意义的,无论最后的舰队规模如何,这一行动总归会得到执行的。
在这一长远规划得到最终确定之前,福建号还有一个近在眼前的历史使命。
战斗群司令员杨明哲已经接到命令,务必让福建号航空母舰在1951年1月1日之前抵达澳门。
第145章 朝鲜停战协定
1950年12月31日的下午,中美两国的谈判代表团终于结束了这此谈判中的所有内容,现在只等双方的文书工作部门最终拟定协议的具体条款,并在中方要求的日期和时间进行签字仪式。
谈判的过程并未向全世界公开,没有任何中国以外的记者被允许进入到澳门的谈判现场,尽管有关这次谈判的消息已经在欧美等国不胫而走。虽然中美双方默契的封锁了谈判具体消息的流出,但是在签字仪式问题上双方出现了分歧,美国希望协议以秘密备忘录的形式签订,而中方坚持向全世界公开签字现场。
在中方的强势压力之下,国务卿艾奇逊被迫进行妥协,但是美国政府自己禁止了任何报社和电台记者前往澳门参与这次公开的签字仪式。作为中方的退让,中美两国达成的大部分协议将以秘密备忘录的形式签约,表面上这次签字仪式只是关于朝鲜战争的停战问题。
中央在对签字仪式的日期和地点进行考虑过后,最终决定在新一年的第一天举办签字仪式,地点就选在福建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到时候将会邀请各国记者参与本次仪式。周总理将作为中方代表,在这份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外战争获胜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而艾奇逊则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对外战争战败宣言上签字的官员。
而在拟定文书的过程当中,美国代表团正试图挽回一点颜面,他们想让中方尽量不要在文书中提及“侵略”、“帝国主义”、“屠杀”之类的字眼,但是遭到了中方的反驳。
“艾奇逊先生,如果你们不能正视自己对他国的无理侵略的行为,那么你们永远也无法走出这次战败的阴影。”周总理在反驳美方要求的时候义正言辞地说道。
“但是,周,我们之间不必要做到这种地步,在这种正式的停战协定上,我们不应该在修辞上偏袒某一方不是吗?”
以艾奇逊为首的美方代表们对周总理的话不以为意,他们只是认为不应该在这种文书上对任何一方有所偏袒,反正胜负已定,要打嘴炮的话大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对垒。
“反正你们已经赢得了战争,为什么要在这种小事情上斤斤计较,更何况,对于朝鲜战争,我们各有各的理解,停战协定的修辞应该是更加中立的。”
美方的发言强烈刺激了在场的从辽宁省来的中方干部们的血压,让他们感到美日两国不愧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而周总理没有因为艾奇逊这种不要脸的言论感到生气,倒不如说他早就知道美国人会这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