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眉军进入弘农以来,这场回溪西部之战,是他们打得最艰难的一战。
别看赤眉军有二十多万人,而冯异军只有五万多人,但冯异这根硬骨头,硬是格掉了赤眉军好几颗牙。
久攻不下,樊崇也是越打越急,望着前方的战场,樊崇气急败坏地质问道:“谢禄在做什么?敌军区区五万兵马,他也啃不下来吗?”
周围的众将面面相觑,纷纷低垂下头,谁都没敢说话。还是陌鄢上前,小声提醒道:“将军,右司马已经负伤了!”
樊崇愣了一下,这才想起,刚才的确有前方将士回报,谢禄在率部强攻敌阵的时候,身上多处负伤。
他心烦意乱地扯了扯领口的汗巾,咬牙切齿地说道:“区区五万敌军,怎么如此难打!”
汉军的兵力的确与赤眉军相差悬殊,但冯异高超的临阵指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差距。
在刘秀的大臣当中,要说领兵作战的本领,冯异绝对是名列前茅。
以五万兵马,能与二十多万士气正盛的赤眉军打个势均力敌,试问天下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刘秀看重冯异,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一场交锋,双方由上午一直打到晌午。
也直到晌午,汉军这边才渐渐露出颓势。
战斗的中心,开始不断的向汉军那边压过去。汉军将士,且战且退,但整体的阵型并没有散。赤眉军则是步步紧逼,不断的向前推进。
就这样,战斗又由晌午持续到了下午。
鏖战了大半天,赤眉军的锐气算是被彻底磨光耗尽。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赤眉军现在,就处于三而竭的阶段。
赤眉军势强,其实那只是表象,实际上,赤眉军一直处于极度疲惫状态。
这个疲惫状态,是从赤眉军第一次主动撤离长安开始的。赤眉军想撤到西凉,结果被在西凉称王称霸的隗嚣杀得大败,铩羽而归。
败退回长安,长安又被邓禹占领,赤眉军无奈,只能奋力打退了邓禹军,才重回长安。
但回到长安,他们得到的也仅仅是座空城罢了,毫无意义。随后,赤眉军又马不停蹄的东进,挺近弘农郡。
在弘农郡又是赶路,又是作战,虽说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但全军上下,早已疲累不堪。
这次赤眉军与冯异军交战,刚开始是靠着一股子锐气支撑,可在他们迟迟攻不破冯异军的情况下,锐气尽失,战场的局面也逐渐开始变得被动。
就在陌鄢打算建议樊崇,先停止作战,让全军将士后撤休息的时候,冯异这边,突然令人射出一支响箭。这支响箭,一直飞上高空,尖啸声刺耳,传出好远。随着响箭一出,从战场两侧的树林里,突然间冲杀出来许多的赤眉军。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战场上的赤眉军都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也没听说己方在林中有设下埋
伏啊?这些兄弟是什么时候藏进树林里的?
从树林中冲出来的赤眉军,快速向赤眉军的本阵冲了过来。
赤眉军将士没有做出任何的进攻,就那么站在原地,眼睁睁愁着这群‘己方的弟兄’冲到自己面前,人家手中的长矛,也顺势刺入自己的胸膛。
被刺倒在地的赤眉军,直到死,眼睛都是瞪得大大的,其中还带着茫然和费解。这支突然从树林中杀上战场的赤眉军,正是冯异先前乔装改扮的伏兵。
此时,战场上的赤眉军本就处于势衰的状态,随着这些敌我难辨的‘赤眉军’冲入本阵当中,赤眉军的阵型一下子变得大乱。
人们完全分不清楚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晕头转向,时不时有人被周围刺过来的长矛挑翻在地。
就是现在!冯异看到赤眉军本阵已乱,抽出肋下的佩剑,向前一挥,大声喊喝道:“杀光所有来犯之敌!用敌军之血,祭奠病故景老将军的在天之灵!”
“杀——”
士气大振的汉军,展开了全面反补。
这一下,对面的赤眉军支撑不住了。赤眉军的内部,有乔装成赤眉军的汉军作乱,赤眉军的正面,有如狼似虎的汉军,全军上下,乱成了一团。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一战。冯异以八万兵马,不可思议的大败二十余万众赤眉军。此战,冯异过人的谋略、部署,以及临阵指挥能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天才型的统帅,就应该具备这种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能力。
第六百八十八章 决战在即
这场交锋,冯异以八万汉军,大胜了二十多万的赤眉军,光是擒下的赤眉军俘虏,便有八万之众,战死的赤眉军,不计其数。
由于此战发生在崤山谷地,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崤底之战。
崤底之战,可谓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一战,这一战也成了刘秀与赤眉军之争的分水岭。
在崤底之战以前,赤眉军取得连胜,接近三十万的大军,高唱凯歌,气势如虹,势如破竹,直逼洛阳。
而经过崤底之战后,赤眉军元气大伤,十多万将士被打光了,由原本的近三十万众兵力,锐减到十几万人。
樊崇、徐宣等赤眉军将领,带着傀儡皇帝刘盆子,仓皇向东南方向逃窜。
崤底之战的捷报传到洛阳,朝野上下,无不长松了口气。二十多万的赤眉军,来势汹汹,对洛阳已经构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威胁。
只要赤眉军再攻破宜阳,便可长驱直入,直取洛阳。
好在是有冯异这位征西大将军在,重创赤眉,于崤山取得大胜,经此一役,赤眉军元气大伤,所剩残部对洛阳已不会再有太大的威胁。
刘秀看罢战报,欣喜万分,在朝堂上,还开玩笑道:“大树将军之才,不亚于当年的淮阴侯(韩信)啊!”
大树将军是刘秀给冯异起到绰号,每次打完仗了,众将官都会讨论一番自己在战场上杀了多少敌军,以彰显自己的功绩。
只有冯异,从来不参与这样的讨论,当别的将官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便去到大树底下乘凉。久而久之,刘秀就给冯异起了大树将军这么一个绰号。
刘秀颇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毛病,爱给人起绰号就是其中一条。当初董宣杀了刘黄的家奴,刘秀让董宣给刘黄磕头认个错,董宣就是不跪,几个人摁着他,都无法把他的脑袋摁到地上,过后刘秀便给董宣起了个‘强项令’的绰号,意思是
董宣的脖子可真硬啊。
刘秀给冯异、董宣起的绰号,都是善意的,当然,他也有恶意的时候,这些后文会提到。
冯异取得大胜,朝堂上,刘秀的心情显得格外好,他问道:“这次,赤眉军吃了败仗,诸君以为,赤眉军当逃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