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刘秀忍不住站起身形,手指着在场的羽林卫,大声喝道:“拦住他!快拦住他——”
在场的羽林卫纷纷把手中的木杖扔掉,一拥而上,把还想挣扎着爬起,继续撞柱子的董宣给死死摁住。董
宣刚才的那番话,有打动到刘秀,也让刘秀心中感触极大。董宣欲撞柱自尽,更是让刘秀大吃一惊,也让他意识到,董宣这个人,自己绝不能杀。
他从御座上走下来,到了董宣近前,低头仔细看看,好家伙,头破血流。他禁不住在心里挑起大拇指,赞叹一声真狠啊!董宣不仅是对旁人狠,对他自己也够狠。如
果不是有伏黯及时拦了他一下,他是真打算把自己的脑袋撞碎啊!刘
秀背着手,在董宣面前来回走动。董宣则被两名羽林卫扶着,坐在地上,眼睛瞪得滚圆,身子一动也不动,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被撞傻了。走
了好一会,刘秀才停下脚步,转头说道:“张昆!”“
奴……奴婢在!”张昆回神,急急答应了一声。像董宣这样的狠人,张昆以前也没见过,今天他算是开了眼界。
刘秀皱着眉头,又瞧瞧董宣,轻叹口气,说道:“你去把长公主请过来。”
“是!陛下!”张昆应了一声,一溜小跑的出了大殿。时间不长,刘黄在两名贴身侍女的搀扶下,走了进来。看
到满头满脸都是血的董宣正坐在大殿里,刘黄的脸上露出一缕得意之色。这就是和自己作对的下场!董宣也不看看自己是谁,她可是长公主,天子的亲姐姐!
刘秀说道:“大姐,刚才,我已经重重地惩处了董宣,张范之事,就到此为止吧!”刘
黄先是一怔,紧接着皱起眉头,说道:“陛下,董宣还活着!”言下之意,阿秀,你不是应该杀了他吗!
刘秀苦笑,杀董宣,他现在还真舍不得!这么个一根筋,又硬骨头的官员,满朝文武,还真找不出来几个。杀
董宣,如同朝廷在自残。他不好意思向大姐解释什么,转头看向董宣,沉着脸说道:“董宣,你还愣在这里作甚?还不过来向长公主赔礼认错!”董
宣终于回魂,呆滞的目光也有了神韵,他先是看看刘秀,又瞧瞧刘黄,跪坐在地,一声没吭。刘
黄气得七窍生烟,气呼呼地看向刘秀,不满地说道:“陛下!皇帝!你也看到了,董宣直到现在还不知悔改!”
刘秀一个头两个大,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董宣,眼中都快着火了。我现在已经不杀你了,只要你去想公主服个软,认个错,这还不行吗?对
于死脑筋的董宣,伏黯都忍不住扶额。
他走上前来,向手下人使个眼色。有机灵的羽林卫立刻会意,几乎是架着董宣,走到刘黄近前,然后把他强行摁跪在地,压着他的脖子,让他给刘黄磕头认错。董
宣双手往地上一撑,就是不肯低头,更不肯磕头认错。两名羽林卫,使出了全力压着他的脖子,硬是没能把他的脑袋摁到地上。
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补
董宣宁死都不肯给刘黄磕头认错,最后连刘秀都拿他没辙了,向两名羽林卫挥了挥手,示意二人不用再逼董宣。
他轻叹口气,说道:“先把董宣带至偏殿,把头上的伤口包一包。”伏
黯快步上前,来到董宣身边,架着他的胳膊,把他从地上拽起,然后搀着他,快步向外走去,同时又向周围的羽林卫使个眼色,人们纷纷捡起庭杖,跟着伏黯和董宣,鱼贯走出大殿。到
了外面,伏黯忍不住松了口气,看着董宣,意味深长地说道:“董县令,今日你可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啊!”
陛下一向重情重义,对家人,更是好的没话说,这次董宣竟然招惹上长公主,而且还是对长公主如此的不敬,伏黯都以为董宣这次死定了,没想到,陛下最后竟然压下了火气,饶了董宣一命。
董宣听闻伏黯的话,正色说道:“下官无错!既然无错,下官又为何要认错!下官可以死,但绝不会厚颜无耻的做出违心之举,摇尾乞怜!”伏
黯看着一本正经的董宣,差点笑出来,也不知道该骂董宣死脑筋,还是该赞他运气太好。
他也就是在洛阳,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当官,倘若换成在旁人手下做官,以董宣这一根筋直肠子的性格,都不知道要死上多少个来回了。他
叹口气,拍了拍董宣的胳膊,说道:“走吧!我帮你包扎下伤口!”董
宣恍然想起什么,倒退两步,毕恭毕敬地向伏黯深施一礼。伏黯一怔,不解地问道:“董县令这是作甚?”
“刚才多亏光禄勋出手相救,下官多谢光禄勋的救命之恩!”董宣并非不明事理,不知好歹的人,一码归一码,伏黯救了他,他就得向人家真诚道谢。伏
黯笑了笑,摆手说道:“并非是我救你,而是陛下在救你!”
董宣正色说道:“陛下乃明君圣主,自然不会残害忠良……”
“行、行、行!”伏黯打断董宣的话,摆手说道:“我们去包扎伤口!”他带着董宣,向偏殿走去。
正殿内。刘黄难以置信地看着刘秀,问道:“阿秀,你就这么把董宣放了?”
刘秀摊着双手,无奈地说道:“不然,又如之奈何?”
刘黄气鼓鼓地看着刘秀,眼圈一红,哽咽着说道:“当年阿秀不为官,尚且敢收留逃犯,官府不敢前来抓捕,现在阿秀贵为天子,却反而不如从前。”说
到这里,刘黄还伤感地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当
年把逃犯收入家中,养成门客的人是刘縯,而非刘秀,不过刘秀一向和大哥穿一条腿裤子,说此事和刘秀有关,倒也没错。听
着大姐的抱怨,刘秀叹息一声,苦笑道:“大姐,做天子,和做百姓不一样啊!”做
百姓,只要胆子够大,便可以为所欲为,但做皇帝,有许多方面需要考量,有许多因素需要顾虑。
刘黄自然也能看出刘秀的为难,但她就是觉得心有不甘。堂堂公主,皇亲国戚,凭什么被一个外臣如此欺负,而且这个外臣还只是个县令。
刘秀是好话软话说了一好大通,才总算让刘黄渐渐消了火气。而后他又令内侍,取了内府的许多金银珠宝,送于大姐,这才让刘黄作罢,回了公主府。
送走大姐,刘秀再次召见董宣。现在,董宣脑门的伤口已经被包扎好,缠着好厚一圈的绷带,不过精神头很好,一点也不像头部受伤的样子。
看着神清气爽,步伐矫健的董宣走进大殿里,刘秀哭笑不得,这次他对董宣的态度软化了许多,说道:“董县令奉公严法,做得很好!”董
宣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说道:“微臣只是行分内之责,不敢受陛下夸奖!”
看着叩首的董宣,刘秀立刻想到刚才董宣在大姐面前,死活不肯磕头赔罪的样子。他令张昆取来笔墨,在帛召上唰唰唰的写下三个大字:强项令。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