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躬眼睛一亮,他还真没想到,刘秀会首选魏郡。好像生怕刘秀反悔似的,谢躬急忙追问道:“萧王打算何日出兵?出兵多少?”
“只要准备妥当,粮草充足,可即日出兵,由孤亲自率领,发兵十万,势必将魏郡境内之贼军,一举歼灭!”刘秀斩钉截铁地说道。
谢躬二话不说,站起身形,向刘秀深施一礼,而后,他神情激动地说道:“萧王有如此决心,真乃魏郡百姓之福!下官代魏郡百姓,多谢萧王!”
刘秀乐了,说道:“孤奉陛下旨意,招抚河北,平定河北贼军,还河北百姓太平盛世,亦是孤分内之事,责无旁贷。”
与刘秀相处这么久了,从刘秀口中听到的顺耳之言,没有几句,这次刘秀所言,算是说进了谢躬的心坎里。
谢躬再次拱手,再次深施一礼,说道:“下官亦会亲率全部兵马,随萧王一同出兵魏郡,剿灭贼军!”
对刘秀,谢躬的忌惮还是太深了。他确实不放心让刘秀单独去魏郡平定贼军,担心刘秀打着打着,随便找个什么借口,就把魏郡太守陈康杀了,然后再提拔起一个忠诚于他的太守,这样一来,刘秀便把魏
郡平定到他自己的囊中了。即便谢躬不提同行,刘秀还想邀请他同行,现在谢躬主动提出来,刘秀反而省了口舌,他哈哈大笑道:“有谢尚书同行,你我两军,合力对敌,此战,将更有把握,我军必
胜!”
见刘秀如此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同行,谢躬心头大喜,神情激动地说道:“萧王所言极是,此战,我军必胜!”
谢躬是满怀着喜悦之情,别过刘秀,返回自家的府邸。看到谢躬安然无恙的归来,秦子婳提到嗓子眼的心总算是落了下来。
她追问谢躬,这次入王宫见到刘秀,都谈了什么事。
谢躬把自己和刘秀谈话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向秦子婳讲述了一遍。
秦子婳听后,陷入沉思。考虑许久,她突然打了个冷颤,说道:“魏郡业已归顺于朝廷,萧王不出兵平定归顺于他的郡县,却偏偏选择了魏郡,事出反常必有妖!上次夫君与萧王已经撕破脸面,而
这次,萧王却不计前嫌,热情款待夫君,事出反常必有妖!萧王欲平定魏郡贼军,势必是为夺取魏郡,可他却同意夫君可一同前往,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一连说出三次‘事出反常必有妖’来提醒谢躬,刘秀此举绝不简单。谢躬听后,哈哈大笑,搂住秦子婳的腰身,不以为然地说道:“夫人多虑了,对萧王,夫君还是有些了解的!”
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应机敏
数日后,刘秀亲率的十万大军,和谢躬率领的五万兵马,一同离开邯郸,南下魏郡。
从邯郸出发,南下二十余里,便可进入魏郡地界。
魏郡乃冀州大郡,全郡共有近二十个县,地方大,人口也多,加上与河内接壤,气候、环境都与河内差不多,属产粮重地。
魏郡,在战国时期,它是魏国。三国时期,曹操被封为魏王,其属地就是魏郡,曹操定魏郡的郡城邺城为国都,大名鼎鼎的铜雀台,便是建在魏郡的邺城。
曹魏、魏国,其中的魏,就是由魏郡而来。
天下未乱之际,魏郡百姓,安居乐业,因为粮产丰富的关系,人民生活可谓是富足。
可天下大乱之后,魏郡便成了重灾区。恰恰因为百姓富足,今天这支起义军进来洗劫一次,明天那支起义军又进来洗劫一次,闹得魏郡百业尽废,民不聊生。
百姓们生活不下去,要么直接投奔了起义军,要么干脆迁徙到别处避难,魏郡这一大片富饶的土地,日渐荒芜,十村九空。
进入魏郡后,看着一座座被废弃的村庄,以及大片被荒废的田地,刘秀和谢躬的心里都是感慨万分。
还是那句话,就内心而言,刘秀和谢躬都希望河北局势安定,百姓们能安居乐业。
他们再往南走,便是梁期县。他们还没到梁期城,迎面先遭遇到一大批的梁期百姓。
刘秀从马车里出来,举目向前望了望,而后迈步向前走去。龙渊、龙准、龙孛三人急忙跟上前来,低声提醒道:“大王,小心有诈!”
“无碍。”刘秀摆了摆手。他分开己方将士的人群,走了出来,看着对面人数众多的百姓,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里?为何如此慌张?”
刘秀并没有顶盔贯甲,身穿长袍,看起来文质彬彬,不过周围军兵对他的态度都很客气。
有名百姓急声说道:“这位大人,我们都是梁期县的百姓,听说青犊军要打过来了,我们打算去往邯郸避难!”稍顿,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是从哪里来?”
“邯郸!”听闻刘秀的回话,百姓们同是一惊。不等人们继续发问,刘秀说道:“诸位不必惊慌,在下刘秀,此次率领大军进入魏郡,就是为平定贼军。”
得知眼前这位儒雅的青年就是刘秀,在场的百姓们都惊呆了,还是刚才发问的那名百姓率先反应过来,连忙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颤声说道:“草民……草民拜见萧王!”
其余的百姓们也都纷纷跪地,齐声说道:“草民拜见萧王!”
刘秀走上前去,将带头下跪的百姓搀扶起来,而后又向其它众人摆了摆手,说道:“大家快快请起!”
等人们都相继起身,刘秀正色说道:“大家不必再去邯郸,今日,我部必剿灭来犯之贼!”
闻言,百姓们无不是欢天喜地,乐得手舞足蹈,有些人都忍不住相拥而泣。别说在当时那个落后的年代,即便是现代,想拖家带口的搬离自己的家乡,去到外地生存,尚且很难做到,在当时,如果不是百姓们被逼得实在生活不下去了,人们绝不
会拖家带口的迁徙到别处。
现在得知萧王亲自率军来剿灭贼军,自己也不用去人生地不熟的邯郸避难了,人们能不高兴吗?
在激动过后,人们再次哗啦啦地跪倒一大片,齐声说道:“萧王请受我等一拜!”
“萧王万岁!”“萧王万岁——”
这里要说一下,在汉代,万岁还不是皇帝的专用名词,而是一句很普通的祝福语,人人都可以用,比如哪家的老人过寿,前来道贺的人便可用‘万岁’来祝福。直至唐代,万岁才成为皇帝专用名词,所以在汉代的朝堂上,是听不到群臣一起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句话的,也没有三叩九拜之礼,对皇帝的称呼,更用不上‘万岁’这
个词。
刘秀和百姓们说话时,谢躬也赶了过来。得知怎么回事后,谢躬脸色难看,狠狠咬了咬牙,对刘秀怒声说道:“贼军胆大包天,竟然都洗劫到了梁期,他们下一步,是不是要直接攻打邯郸了?他们眼中,可还有天
子,可还有王法?”
见谢躬激动得脸色涨红,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刘秀倒是没有他那么气恼,幽幽说道:“青犊军这是在报复。”
谢躬一怔,不解地看着刘秀。
刘秀说道:“上次我们出兵魏郡,让青犊军吃了不小的亏,这次他们再次流窜进魏郡,越发的肆无忌惮,就是在报复我们上一次出兵魏郡的事!”